肾病科肾性尿崩症诊疗规范2023版.docx
《肾病科肾性尿崩症诊疗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科肾性尿崩症诊疗规范2023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肾性尿崩症诊疗规范2023版肾脏排水包括肾小球滤过与肾小管重吸收两个步骤。人体每日经由肾小球滤出的液体量约18O1.,而尿量仅121.,几乎99%的滤液都被肾小管重吸收。如果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功能稍有减退,便可产生多尿。所谓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D1.)是指由于肾脏出现尿浓缩功能障碍、水重吸收减少、排出大量稀释性尿,出现多饮、多尿、烦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从发病机制上,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和肾性,前者由抗利尿激素(ADH;人体为精氨酸升压素,AVP)产生不足引起;后者由ADH作用抵抗所致。肾性尿崩症(nephrogenicdiabetesinsipidus,NDI),广义的
2、是指血浆ADH正常甚至增高情况下,肾脏不能浓缩尿液而持续排出稀释尿的病理状态。患者的尿比重常常持续V1.005或尿渗透压V200m0sm(kg比0),给以溶殖利尿,亦只能达到与血浆等渗28A300m0sm(kgH20)的程度。有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前者系遗传性肾小管病,可称为遗传性或原发性抗ADH性尿崩症,亦有称为家族性ND1.后者则由于肾脏或肾外疾病(如锂中毒、低钾、高钙等)的抗ADH作用和/或破坏了肾脏髓质间液的高渗状态,使尿液浓缩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但对ADH仍有一定反应,甚而尿液渗透压可以高于血浆渗透压,因此也称为继发性或不完全性抗ADH性尿崩症。一、遗传性抗ADH性尿崩症【发病机制】
3、目前发现先天性NDI的致病基因有两种:一种为精氨酸升压素2类受体(AVPR2)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28区(Xq28),大多数病例(90%)由该基因突变所致,呈X连锁隐性遗传,已报道有数百种致病性基因变异;另一种为升压素依赖性水通道蛋白基因(AQP2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极少数家族显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位于染色体12q1.3区,报道的基因变异有42种。两者表现型相似,90%发生于男性,多为“完全表现型”,病情较重;女性少见,多为“不完全表现型”,病情较轻或无症状,对外源性抗利尿激素(又称升压素)可有部分反应。先天性ND1.主要是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升压素无反应所致。患者血循环中升压素水平
4、正常或升高,渗透性刺激可促进升压素释放,患者的升压素结构和活性与正常人完全一致。但尽管有足够内源性升压素或给予外源性升压素,患者仍不能浓缩尿液。在正常情况下,ADH首先与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基底侧胞膜上的AVPVz受体结合,通过细胞内CAMP-PKA途径使细胞质溶胶内的AQP2磷酸化,其与腔膜融合后导致细胞骨架和腔膜结构改变,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在升压素作用时,AQP2的膜内颗粒可通过排粒作用和摄粒作用重复循环到腔膜,使水易于从腔内进入胞质。在无升压素作用时,含水通道的包被小凹与腔膜分离,进入胞质,形成小泡,此为AVP对AQP2的短期调节效应。超过24小时的AVP长期调节效应则涉及AQP2
5、的转录与蛋白合成。先天性ND1.是由于AVPVz受体或水通道蛋白缺陷,阻断了升压素刺激信号的产生和效应,导致水重吸收障碍。V?受体主要是抗利尿作用,此外还介导其他肾外作用,如可增加凝血因子VM和VOnWiI1.ebrand因子释放、血管扩张、心动过速、舒张压下降和面部潮红。患者的受体缺陷可以仅限于肾脏,或扩展到肾外,累及全身V2受体。X连锁的ND1.与常染色体ND1.可用AVP类似物(DDAVP)输注试验相区分。前者患者缺乏DDAVP输注后的肾外凝血、纤溶及血管扩张反应,而后者的这些反应完全与正常人相同。除此以外,这两类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并无明显差异。【临床表现】一般在出生后不久或数日内发病,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肾病 科肾性 尿崩症 诊疗 规范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