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颅咽管瘤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
《神经外科颅咽管瘤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外科颅咽管瘤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神经外科颅咽管瘤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伴有视力、视野障碍的颅咽管瘤。2 .伴有颅内压增高的颅咽管瘤。3 .病人全身情况较好,可耐受手术。【禁忌证】1.病人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4 .对失明很久的病人,手术切除肿瘤后视力已无望恢复且无颅内压增高者,不宜手术治疗。5 .临床上垂体-下丘脑功能障碍明显时,手术应慎重,尤其是成人颅咽管瘤。【术前准备】1.CT或MR1.检查,确定肿瘤部位、质地、大小等。6 .术前行全套内分泌检查和血清电解质检查,根据结果在术前予以纠正,以防术中或术后因该并发症而加重病情。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除需急诊手术外(可术中静脉给药,应在术前1周左右口服补充甲状腺素
2、,剂量为2040mgd0对老年病人须谨慎给药,否则有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肾上腺功能低下者,在诱导麻醉时易发生皮质醇激素不足的危象,因而当肿瘤的生长明显影响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轴的功能时,须在术前补充激素,每天给药剂量为体内日产量的3倍,年龄4个月的正常生理量为13mg(m2-d)1.对小儿应注意其身高、体重、骨龄及第二性征发育状况,对成年人还应行性腺功能检查。7 .必要时术前行特殊的功能检查,以备与术后对照,进行疗效评价,如有轻度尿崩症的病人,可行8h部分脱水试验,测定血管升压索轴的功能。一般病人应做详尽的视力、视野检查。【操作方法及程序】1.脑积水的治疗较大的颅咽管瘤,特别
3、是长入第三脑室的颅咽管瘤,常常因阻塞室间孔而导致梗租性脑积水。以往的治疗方法是在手术切除颅咽管瘤之前先做脑室腹腔分流术。现在认为这种术前分流术是不必要的,采取合理的手术入路,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肿瘤是疏通脑脊液通路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术前高颅压可行暂时性脑室外引流,如术后脑积水没有得到解除,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8 .肿瘤囊腔穿刺仅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做囊腔穿刺,吸取部分囊液,同时注入放射性核素行内照射治疗,但每次穿刺抽出的囊液量不宜过多,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导致下丘脑功能进一步损害。9 .肿瘤切除术在可接受的低死亡率和低致残率的前提下,手术全切除肿瘤是治疗颅咽管瘤的最佳选择,全切
4、除后大部分病人可达痊愈.手术效果与以下条件有关:肿瘤的大小;肿瘤的性状是囊性还是实性;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粘连程度;手术医师的显微操作技术和手术经验;病人的一般状况等。根据肿瘤的位置、扩展方向、质地以及与邻近结构尤其是下丘脑、第三脑室、视路、垂体柄、大脑动脉环、脑干等的关系,选择适当入路。(1)翼点入路:适合位于视交叉下后方,以及向一侧鞍旁发展的颅咽管瘤。手术一般选择非优势半球侧或肿瘤偏向明显侧入路,过程如下:病人仰卧,肩部垫高30头偏向对侧20-30头顶下垂10头架固定头部,让手术平面呈水平位。头皮切口从耳屏前ICm开始,由颔弓中点垂直向上5cm,沿发际内弧形向内止于中线。切开并游离帽状腱
5、膜12cm,切开颗肌筋膜、撅肌和骨膜,分离骨膜,暴露眶上缘、额骨额突、颔弓和颍骨膜。在额骨颈突后方分离颜肌前1/5及其筋膜,使之与其余颗肌分开,向外牵开颗肌,避免损伤面神经的额支。做菱形游离骨瓣。咬除或磨除蝶骨崎,以蝶骨崎为基底弧形切开硬脑膜并四周悬吊。在外侧裂静脉的上缘打开外侧裂,缓慢吸除脑脊液,使脑组织塌陷以有利于脑的牵开,如有脑积水而术前未处理者,可于术中穿刺脑室放出脑脊液。从鞍区四个解剖间隙分离肿瘤,先行囊液吸除或囊内取瘤,然后分块切除瘤壁,直至肿瘤全切。(2)脐月氐体-透明隔。穹隆间入路:适合由鞍医突入第三脑室前部一并阻塞室间孔引起脑积水的颅咽管瘤。手术过程如下:病人仰卧位,右额发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外科 颅咽管瘤 切除 技术 操作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