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白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docx
《慢性白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白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慢性白血病诊疗规范2022版慢性白血病(Chronie1.eUkemia)是一组异质性造血系统肿瘤,病程较缓慢,白血病细胞有定的分化成熟能力,骨髓及周围血中以异常的较成熟细胞为主。临床常见有两种类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又称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mye1.oid1.eukemia,CM1.):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ChroniC1.ymphopro1.iferativedisorders,C1.PD)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绒毛淋巴细胞脾淋巴瘤、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Sezary综合征等。C1.PD再根据免疫表型分成B细胞型、T细胞和
2、NK细胞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也均属于慢性白血病,其中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在2016版WHO分型中归入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上述其他类型慢性白血病则归入骨髓增生异常(MDS)/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表现为髓系各个阶段细胞的过度增殖,以外周血中粒细胞增多并出现幼稚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贫血、血小板增多和脾大为特征,具有异常的Ph染色体t(9;22)(q34;q1.1.2)B
3、CR-AB1.1.融合基因,可从慢性期(chronicphase,CP)向加速期(acce1.eratedphase,AP)急变期(b1.asticphase,BP或b1.astCriSiS,BC)发展,一旦转变为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差。慢粒约占全部白血病的15%,国内慢性白血病中90%为慢粒,发病年龄大多在2060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45-50岁年龄组最高,520岁仅占慢粒的10%以下,男性略多于女性。我国慢粒的年发病率约为0.7/10万,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2.45-83.29)岁,男女比例约为1.78:1。【病因与发病机制】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是慢粒较明确的致病因素。日本广岛和
4、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放疗后,以及宫颈癌放疗的患者中,慢粒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慢粒是一种获得性、起源于单个干细胞的肿瘤性疾病。90%以上的慢粒患者中可发现有Ph染色体,即t(9:22)(q34;q1.1.),9号染色体q34带上原癌基因。的片段易位至22号染色体q1.1.带上的断裂点簇集区bcr(breakpointc1.usterregion),产生BCR/AB1.融合基因,转录成融合mRNA,编码生成具有很强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融合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多种蛋白磷酸化,抑制细胞凋亡,削弱造血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黏附,使细胞生长缺乏接触抑制而致增殖过度0
5、22号染色体上的BCR位点主要有三种:M-bcr、m-bcr和片bcr,分别形成3种融合蛋白P210.P190和P230。大部分慢粒患者在e1.4a2或e1.3a2位点融合,表达P210融合蛋白。而P190a2)多与Ph*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关,P230(e1.9a2)则预示更为惰性的CM1.,患者可表现为异常增多的成熟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处于慢性期。患者可因造血过盛的症状和体征就诊,如易疲倦、乏力、食欲缺乏、低热、多汗、体重减轻、上腹部不适及脾大。大约10%-30%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因定期体检而发现,起病时即处于加速期或急变期的患者各占10%左右。1.脾大
6、脾大程度不一,与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水平有关,患者常感上腹部饱胀不适。少数患者因发生脾梗死或脾周围炎而出现显著左上腹和左肩部疼痛,可有局部压痛和摩擦音,自发性脾破裂罕见。:15%20%的患者有肝大,程度较轻。淋巴结肿大较少见,但可作为早期急变的首发症状。2 .发热、贫血和出血由于肿瘤负荷增加,可出现典型的怕热、消瘦和盗汗等高代谢综合征。疾病早期甚少有感染,急变期可出现明显的贫血及出血。3 .白细胞淤滞综合征白细胞极度增高时,由于白细胞淤滞、循环受阻,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绡、脏器梗死、眼底静脉扩张、视乳头水肿、眼底出血和阴茎异常勃起、耳鸣、神志改变,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表现。4 .其他可出现胸骨压
7、痛、尿酸升高导致的痛风性关节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组胺释放出现尊麻疹、皮肤瘙痒以及消化性溃疡,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的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皮病(SWeet综合征)o【实验室检查】1.血象外周血中白细胞升高是主要的特征,通常高于25xK)91.,少数患者在K)OX1.o9/1.以上。分类可见各期粒细胞,中性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原粒和早幼粒细胞较少,可见过度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均可增多,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可以指导慢粒的分期诊断。半数患者可有血小板计数增高,若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或降低,则预示着疾病向加速期或急变期进展。5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造血组织
8、占整个骨髓体积的75%-90%,脂肪含量明显减少。以粒系增生为主,红系增生受抑,粒:红比值可达(1030):1,原粒和早幼粒细胞一般不超过5%10%,嗜酸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加,半数患者骨髓内m型胶原(网状纤维)增生,部分可发生骨髓纤维化。6 .祖细胞集落培养慢性期骨髓和外周血粒系、巨核系、嗜酸粒系集落形成增加。具有长期造血能力的原始祖细胞亦显著增加,所形成的集落较正常致密。进入加速期和急变期后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减弱,集簇增加,已成为慢粒的分期指标之一7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90%以上的患者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降低或缺失,治疗后白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白血病 诊疗 规范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