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外科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
《心血管外科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外科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外科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本病一经诊断,多数病例即应手术治疗。本病早期即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原则上应在婴儿期矫治。2 .缺损V3mm的患者,可暂缓手术。【术前准备】同第13章中“房间隔缺损术前准备”。【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应用体外循环者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ACT保持在400S以上,使用抑肽酶者保持在750S以上。建立体外循环时一般除游离上、下腔静脉之外,在婴儿或新生儿还常要游离左、右肺动脉,并分别穿过阻断带,于体外循环开始后,立即阻断肺动脉以免血流灌人肺循环,发生灌注肺,动脉插管要插在靠近无名动脉起始部的较高部位,以便于阻断升
2、主动脉后,还有较长一段余地方便手术操作。如为高位缺损,动脉插管应插在股动脉或骼外动脉。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一样,必须先插好左心房引流管。【手术方法】1.体位及皮肤切口。患者仰卧位,按常规做胸正中切口剖胸及体外循环准备。3 .常温下结扎或切断缝合术。适用于和半月瓣有一定距离、小的管型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VPDA)的处理方法相同。但因缺损处动脉壁有早期发生动脉瘤样改变的倾向,组织脆、管壁薄、周围组织有粘连等,易导致大出血或损伤冠状动脉,术后还有残余漏、假性动脉瘤的顾虑,自体外循环技术成熟后此方法已较少应用。4 .少数病例可以选择介入治疗。5 .体外循环下修补术,多采用主动脉切口,另外有缺损前壁切
3、口和肺动脉切口。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同时矫治,在开始体外循环前,应进一步确定主肺动脉缺损的位置,并检查有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左上腔静脉等合并畸形。病情严重者或新生儿病例,则按深低温、停循环常规准备。切开心包,常见一粗大的肺动脉,在主肺动脉之间有异常通道。开始体外循环后,立即收紧肺动脉分支的阻断带及开始左心吸引、于太动脉张力减低后,用一直角钳分离两大动脉间的结缔组织,并通过升主动脉后方,拉过一根丝带。提起丝带,在升主动脉远段下钳阻断主动脉。纵行切开升主动脉前壁:经冠状动脉开口插管直接灌注含钾的心脏停跳液。(1)经主动脉切口直视缺损闭合术:经主动脉切口探查半月瓣是3个叶还是4个叶,确认缺损与冠状动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 外科 肺动脉 间隔 缺损 手术 技术 操作 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