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林权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机制整体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docx
《盘活林权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机制整体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活林权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机制整体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盘活林权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创新机制整体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县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林农和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的积极性,探索出“立体开发、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高效示范”的“万亩林亿元钱”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发展。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亿元,比年林改前增长2.5倍;农民林业人均纯收入达元。主要做法是:一、确权到户,吃上“定心丸”县于年进行林权改革,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共倾发集体林权证面积79.8万亩,确权到户7.93万户,确权到户率达98%,让林农吃了“定心丸”,也为盘活林权,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规范、解决林权管理、评估、抵押、流转等
2、面临的新问题,县上建立了以林业、农业、政务中心“三位一体”的林权仲裁、林权评估、林权抵押、林权流转中心,近几年已仲裁处理林业纠纷28件,林权评估326宗,抵押贷款亿元。二 .创新模式,林农得实惠从整合资金、科技支撑、对外合作、品牌创建入手,大力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让林农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林权入股,兜底分红。引导农民以自己的林地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把土地资源变为资本,林权变为股权,农民成为股东,提高林地的产出效益,实现经营带动主体和林农“双赢二省级示范合作社美林业发展竹林、花椒基地32万亩,带动基地2560户农户林权入股,产品投产前每年保底农户
3、收益300元而,投产后与农户实行“五五”分成,同时解决了合作林地涉及的2560户农户的就近就业。二是村企共建,二次返利。充分利用坡耕地、荒坡地等闲置土地,采取村企共建模式,形成村企联动体,带动农户建立现代林业产业基地。省级龙头企业盛园食品公司与村集体合作,无偿为农户提供花椒种苗和种植技术,建立花椒基地Ll万亩,实现订单保护价收购,销售价超出一定范围后,超出部分按5:5的比例与定单户再次分成,让林农得到更多实惠。三是专业托管,利益共享。针对全县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实际,由合作社组织专业管护人员,开展竹林专业管护与采伐,各专合社按照企业收购价收购,抵扣采伐工资等相关费用后与农户进行结算,每亩年产出量比
4、单个家庭经营提高08吨,净收益增加元。目前,全县已发展托管科技服务专业合作社124个,托管面积达18.9万亩。四是招标拍卖,放活经营。对原集体经营的7.7万亩低效益林地,通过依法招标拍卖方式,拍卖经营权面积5.6万亩,由经营大户自主开发,效益比集体经营提高了2.5倍,切实解决了集体林地经营吃“大锅饭”问题。三、综合开发,闲地挣大钱围绕森林经营,培育农民专合社、家庭林场、森林人家、生态会所等新型主体388个,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竹萩.药材、林下养鸡、绿化种苗、休闲旅游等林业新业态,提高了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年全县建成“万亩林亿元钱”示范片3.9万亩。一是盘活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万亩楠竹空闲
5、面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竹蔚、药材、森林食品,林下苗圃,林下种植面积达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亿元。通过林下种植模式的植入,林地效益明显提升,探索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高效示范、立体开发增收模式。二是用活林地空间,发展林下养殖。利用林地空间,采取“六方合作”等方式,大力发展林下养鸡、林下养猪、林下养羊等模式,林下养殖面积达万亩,实现产值亿元。三是利用森林景观,发展生态旅游。整合蜀南竹海、西部竹石林、七洞沟、佛来山、百里育江等景区,突出错位发展,打造生态旅游环线。年生态旅游达到万人次,产值达到亿元,景区森林人家340家,旅游区从业人员3400余人,带动当地林农人均增收万元。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盘活林权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 创新机制整体推进新村基础设施建设 盘活 推进 林地 适度 规模 经营 创新 机制 整体 新村 基础设施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