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03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docx
《石大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03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教育测量与评价教案03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一节测验目标的确定一、目标分类研究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国布卢姆、加涅、梅里尔,日本樨田取一等人。其中,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是开创性的,在国际上影响最大。(一)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美国布卢姆于1948年开始致力于教育目标的分类研究,1956年公布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体系,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运动技能领域。I二6.2依据外部证据认知领域6.1依据内在证据.5.3推导抽象关系I5.2制订计划或操作程序5.1讲行独特的交流4.3组织原理的分
2、析力.4.2关系分析4.1翌素分析应用3.1利用事实和概念解决新问题2.3推断(预测趋势和结果)2.2解释(说明、概括资料)2.1转化(用不同词汇表达、符号体系与其他体系转化、翻译)I_I1.3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原理和概念、理论和结构)知1.2处理具体事物方式方法的知识(惯例、趋势和顺序、分类与类别、准则、方法论)1.1具体的知识(术语的知识、具体事实的知识)这六个层次每层次内部又有若干级层次;层次之间有连续性,高层次目标是低层次目标的发展和延伸,高层次目标是在低层次目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认知目标。2、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继认知
3、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问世之后,克拉斯沃尔、布卢姆和马西亚于1964年完成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每个层次内部也分为若干层;五个层次之间具有连续性,由简单、具体的行为目标开始,逐步发展到较复杂、较抽象的行为目标,并通过价值的不断内化过程,最后形成性格。性格化5.2特征性格化5.1一般性定向组织4.2价值观念系统的组织4.1价值的观念化估价33承诺感3.2偏爱某种价值观念3.1接受某种价值观念2.3反应中的满意感反应2.2反应的意愿2.1反应中的默许13有控制或选择地接受接受1.2愿意接受1.1觉察3、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动作技能的发展和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一方面,认知和情感的发展可
4、以促进动作技能的发展;另一方面,动作技能的发展对认知和情感领域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哈罗、辛普森和基布勒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于1970年提出了动作技能领域的四级目标。4.4声音和手势协调43声音投射4.2音和词的结合4.1声音的产生动作技能领域言语彳亍为非语言交流动作3.3身体动作3.2手势3.1面部表情细微的协调动作2.5手足眼耳的结合动作2.4手足协调2.3手耳协调2.2手眼协调2.1手和手指协调胶体动作1.3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的运动1.2下肢运动1.1上肢运动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于1977年在学习的条件一书的第三版中,把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其中智力技能再
5、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对技能领域不再分解;将态度领域再分为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后果三类。他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三)樨田取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日本大阪大学的教授樨田取一提出了具有东方色彩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于1983年在教育评价一书中,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思想。他提出三分类到达目标理论。包含三大目标:一是基础目标(达成目标),要求学生真正掌握规定的、具体的知识和能力;二是提高目标(向上目标),要求学生向一定目标提高和发展;三是体验目标,通过学生的某种行为变化,了解学生中筐的某种切身体验。
6、三类目标中都包含认知、情感和精神运动领域的一系列目标,并有具体到达度要求。这三类分类法的比较见P63o我国测验目标的分类较多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但必须指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为六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实验证明布氏的六个类别中“分析”、“综合”是处于同一层次水平的类别。一些专家认为,布氏的“知识”“理解”“应用”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而“分析”“综合”“评估”三个层次的信度和效度都不明显。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吸收布卢姆目标分类法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创用的认知领域目标有五分法(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创造)和四分法(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二、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一)深入分析
7、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测验目标时,应在深入研究并弄清楚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做到测验的目标与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相一致。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它是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各门课程可设计出总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可设计出单元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又可设计出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课时教学目标还可设计出知识点教学目标。行为目标是教学设计中一种更具体的、可观察的教学目标,亦称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J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美国泰勒是当今行为目标之父。1932年,他指出: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测量 评价 教案 03 测验 编制 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