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调查背景.docx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调查背景.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调查背景根据我国专利法第25条第1款第(三)项的规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授予专利权,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不属于专利可以授权的客体。所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具体而言,只要同时满足:(1)以有生命的人体或动物体为对象;(2)以获得疾病诊断结果或健康状况为直接目的,则属于疾病的诊断方法,不能获得专利保护;为使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恢复或获得健康或减少痛苦,进行阻断、缓解或者消除病因或病灶的过程,包括使用器械对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实施的剖开、切除、缝合、纹刺等创伤性或者介入性治疗或处置的外科手术方法
2、,属于疾病的治疗方法,也不能获得专利保护。该立法目的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和社会伦理的原因,不能限制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选择各种方法和条件的自由。因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但是,对于用于实施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仪器或装置,以及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中使用的物质或材料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据了解,欧、美、日、韩等国针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专利审查标准差异较大,虽然美国认可授予诊断方法专利权,但其同时在专利法中制定了免责条款,针对从事医疗活动的人员在使用相应方法时免除侵权责任,从而保障了包括医生在内的医务工作者的自由。欧洲、日本、韩国虽然总的原则也是将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排除在可
3、授权客体之外,其具体审查逻辑和判断标准不尽相同,但基于各国医疗产业发展状况和审查政策不同,各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医疗产业技术创新的可授权客体范围,以强化其知识产权保护。此外,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专家诊断系统、医疗机器人、手术导航和规划、远程医疗等为代表的智慧医疗成为医疗产业发展趋势,我国也不断颁布政策文件来大力加强智慧医疗技术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然而,我国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授权客体的专利审查实践中,针对我国现行专利审查指南规定的具体审查标准在业内仍存在一些理解和实践的争议,相应规定是否应当随着智慧医疗技术发展而适应性修改也成为关注焦点。因此,国
4、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数智化”趋势下医疗领域专利客体研究课题组特向社会调研并征集对上述审查标准的意见,以更好为制定审查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从而达到基于社会伦理和公共健康,来考虑保证医生的诊疗活动和病人的健康生命权不受不当阻碍,并着力推动医疗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第二部分: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以下空白选项您可以根据个人意见自由填写,并可以是多项选择)L您从事的工作领域:企业技术研发口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口医务工作口2 .您从事该领域的年限口3年以下口4T0年口10T5年口15年以上3 .您是否了解或接触(包括撰写、申请、审查等)医疗技术专利?接触过口只了解未接触口不了解口4 .基于您之前的了解以及上
5、面的介绍,目前您是否了解我国专利审查指南中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审查标准?深入了解口一般了解口不了解口5 .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课题组进一步与您就调研内容进一步沟通探讨,感谢您的支持!口姓名:口单位:口联系电话:第三部分:问卷部分(*问题请医务工作者作答,未标*问题均可回答)1 .贵单位或企业的研发方向为(可多选):口主要集中在传统医疗技术口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智化”技术的医疗技术口主要集中在医疗设备硬件研发、制造或销售为主的医疗技术口其他2 .关于贵单位或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技术,据您了解(多选) 主要是医疗产品,很少涉及医疗方法技术,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
6、审查标准是否改变对单位研发与市场等影响不大 医疗产品技术与医疗方法技术密不可分,二者在单位研发和产品中均常涉及,现行审查标准对单位研发和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应该加强对于医疗方法尤其涉及智慧医疗方法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单位无论医疗产品还是方法专利技术,总体得到较好授权和保护03 .近三至五年,您所在企业,涉及到有关医疗、医药、手术、护理等方面的方法的新产品、新项目,占整体的: 0-10%; 10-30%; 30-50%; 50-70% 70%以上4.如上所述,目前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不能获得专利保护的,如果诊断或治疗的方法类发明创造授予专利权,您认为: 不好,不利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 很好
7、,有利于企业或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 无所谓,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权利要求保护。 5.作为医务工作者,您在工作中接触到哪些智慧医疗产品或技术(多选)? 手术机器人 专家诊断系统 手术导航系统 手术规划系统 穿戴式智能远程监护设备或系统其他,例如: 6.作为医务人员,您是否需要借助于全自动的分析方法或者手术规划: 不可或缺 偶尔 经常 没有用过7.您如何看待上述智慧医疗产品的发明,与通过这些产品来实施诊断或治疗的方法发明,在申请专利方面的关系(多选)? 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可以分别申请,互不影响; 方法发明依附于产品发明,产品发明已经获得专利保护,不能就使用产品的方法再次进行专利保护,否则是权利滥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部分 调查 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