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docx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学习目标1 .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 .理解网络课程、虚拟学习环境的概念与特点。3 .了解常见的虚拟学习环境的构成与功能。4 .理解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之间的关系。5 .能初步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改革课堂教学和学习方法。2.1.1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工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巴甫洛夫(PavlovI.P.)在1890年首先发现条件反射机理,从而开辟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领域。条件反射概念揭示了学习现象最基本的生理机制,对学习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生(JohnB.Watson)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提出人的学习是塑造行为的过程,这种学习可以通过上述替代的刺
2、激一反应(SR)的联结来实现,并提出: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从而形成了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2 ,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I1桑代克(EdwardL.Thorndike)提出了联结主义的刺激一反应学习理论。他所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就是猫开门的实验,如图21所示。把饿得发慌的猫关进被称为迷笼的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被放进笼时的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地在乱碰乱抓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
3、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图2-1桑代克迷笼3 .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B.F.Skinner)用操作性反应(OPerant)来解释笼子里动物的行为,以区别巴甫洛夫和华生等人的观点。他认为,巴甫洛夫等人的实验对象的行为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反应,称为应答性反应(respondents);而他的实验对象的行为是有机体自主发出(emitted)的,称为操作性反应(operant)前者往往是种不随意的行为,后者则大多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引出的反应在重要性程度上比主动发出的反应要逊色得多。因为,在应答性行为中,有
4、机体是被动地对环境做出反应;而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经典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基于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斯金纳把这类学习称为S(刺激)类条件作用。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模式,则可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他称为R(强化)类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类从事的绝大多数有意义的行为都是操作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模式认为,不管有没有刺激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在斯金纳看来,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因此反应之后要给予及时强化。斯金纳用条件作用的原理来解释学习,是基于这样一种观
5、点:人们通常都是以一种增加愉快、减少痛苦的方式来行事的。但是,愉快和痛苦都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指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也就是说,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这样,强化并不一定是种令人愉快的刺激。而且,在一种情境中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在另一种情境中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同样,对某一个人起强化作用的刺激,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起强化作用。2.1. 2行为主义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行为主义学派曾经在心理学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并在教育方面有过极大影响。行为主义理论虽然也受到各方面的指责,但行为主义方法所包含的许多合理部分如强化规律等,在教学中特别是
6、语言教学中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技术领域,斯金纳仍然是最受推崇的学习理论先驱之一。1 .程序教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影响斯金纳认为,只有通过机械装置才能提供必要的大量的强化系列。这就是斯金纳设计教学机器、提倡程序教学的主要出发点。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自动教学的方式,由于经常用机器来进行,也称为机器教学。斯金纳正是由于对程序教学理论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被称之为程序教学之父。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原则是:(1)积极反应原则。(2)小步子原则。(3)及时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斯金纳的教学理论引领和推动了20世纪5060年代风行美国乃至其他许多国家的程序教学运动,不仅促
7、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速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同时,也重新激起了人们对个别化教学研究的兴趣,使个别化教学在中断多年后以重新活跃起来。为了实现程序教学的思想,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机器。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技术水平一时跟不上,且由于教学内容的复杂而难以实施,程序教学落入低潮。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序教学方法开始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存储、加工、输入和呈现,并能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工作,是实现程序教学思想和功能的最合适的程序教学机。因此,在美国这个计算机技术先进的国家首先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大现代教育技术讲义第2章 学与教的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 讲义 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