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docx
《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7烧、烫、灼伤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1)高温气体灼烧;高温物体烫伤。2)导热油烫伤;蒸汽烫伤;锅炉热水烫伤。3)熔融的沥青烫伤。4)填充料烫伤;高温碳块、电极烫伤。5)铁水、熔渣烫伤。6)机动车的发动机、水箱烫伤。7)气焊气割、电焊时烫伤。8)化学品灼伤9)生产车间一些设备设施温度高,导致车间温度相对也较高,存在高温危害。人员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可能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1)煨烧厂调温岗位在打开测温孔观察时及吹火道时的高温吹火棒;导热油
2、管、油泵的检修等。(2)中成熔融沥青槽,沥青管及沥青管的清理疏通过程中;成型岗位的高温导热油管等高温部位。(3)焙烧、生产中的高温填充料、出炉时的高温碳块等。(4)气焊气割时火焰、高温割(焊)件烫伤;气管破裂燃烧烫伤。(5)机动车的岗位部件烫伤。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煨烧厂调温岗位在打开测温孔观察时可能被高温气体烫伤脸部;使用吹火棒;导热油管、油泵检修时不戴手套或劳保时烫伤等。(2)中成熔化沥青槽,沥青管及沥青管的清理疏通过程时不采取防范措施和使用劳保,被喷出的沥青烫伤;成型岗位的高温导热油管泄漏烫伤。(3)焙烧、生产中的高温填充料烫伤人员;不小心碰着
3、出炉时的高温碳块等烫伤。(4)气焊割或电焊时劳动保护不当烫伤,气管有破损、老化使用时破裂燃烧烫伤。(5)检查机动车时劳保防范不当接触高温发动机、排气管、水箱等烫伤。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燃烧厂调温岗位在打开测温孔观察时不戴防护面罩;使用的手闷破损、乱丢吹火棒;检修检查导热油管、油泵不戴手套或劳保或防范措施不当。(2)沥青喷出烫伤;沥青管道保温不好;沥青管的清理疏通时劳保品不当,措施不当;导热油管道腐蚀、破损有渗漏、老化、磨损等。(3)焙烧生产中踩踏高温填充料;出炉后即进行碳块清理或靠近。(4)气焊割或电焊时劳动保护不当,气管有破损、老化等现象。(5)检查机动车时未作防范或冷却。2应
4、急工作职责现场指挥:第一发现人发现时为现场指挥,当班长到达后交班长担任,负责现场指挥及事故升级预警上报工作。成员:当班操作人员为现场应急处置的主要成员。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负责用喊话方式进行报警,告知相关岗位操作人员按本岗位操作规程做好停电停机准备,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挑开触电者脱离电源。或电话报告班长。第二、三位发现员工负责报告班长和电工人员,尽快切断电源。其他救援人员:在现场指挥员的指挥下按应急处置措施和事故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救援: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等。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 .1.1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灼伤 事故现场 应急 措施 方案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