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受病害侵害过程及预防方法.docx
《植物受病害侵害过程及预防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受病害侵害过程及预防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植物受病害侵害过程及预防方法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告诉我们,病害流行过程可看作是菌量积累的过程,只有菌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病害才会流行。而病害流行程度则取决于初始菌量和流行速度。化学诱导抗性与植物品种水平抗性很相似,后者在多数情况下是由几个基因来控制的,强度是数量特性。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侵染阀值。侵染的病原物可以在植物组织中缓慢地定殖下来,但其生长和发展的速率却受到明显的抑制,因而病害的潜育期延长了,初发病害的数量减少了,病斑的扩展减慢了,抱子形成的开始时间延缓了,产抱速度降低了,产抱期缩短了,从而接种体的数量及其形成的再侵染减少了。例如,用活化酷处理小麦后,感病品种中与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防御酶系
2、的活性显著地提高了,形成再侵染的叶锈病病菌夏抱子数量明显地减少了。如前所述,三环哇处理水稻也能显著地降低稻瘟病病菌的产抱能力,减少分生抱子的数量和重复侵染,从而降低了流行速度和为害程度。根据植物病害快速诊断仪的诊断显示:植物在遭受病原物侵染时,通常会启动防御反应抗性机制,或出现局部的防卫性过敏反应,或表现为系统获得抗性。植物无论是抗病的还是感病的都具有潜在的防御反应抗性机制。植物受到外界刺激时,防御系统被激活,其防御反应基因通过识别、信号传递和诱导表达,表达出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酶促生理反应。然而,基因的识别和调控机制以及信号传导途径间的网络联系错综复杂,其中存在着水杨酸及茉莉酸和乙烯等信号传导途
3、径。植物以何种途径介导对病原物的抗性取决于“寄主一病原物”互作体系,不同互作体系产生系统获得抗性的信号种类和传导途径各不一样,其抗病防御反应的特点也可能存在差异。并且,几种传导途径往往互相交叉、平行或叠加,具有相互调节及协同表达的作用。乐美胜研究水稻和稻瘟病病菌不同亲和程度的互作关系中的信号传导及防御反应基因诱导表达的结果说明,稻瘟病菌诱导了各种互作关系中水稻OsLOX.OsAOS和OSPAL酶合成基因的表达,水稻启动了茉莉酸和水杨酸防御反应信号传导途径。同时,水稻中OSPR基因的诱导表达水平直接影响病程相关蛋白的合成和积累,水稻防御反应转录因子调控基因也被稻瘟病病菌持续稳定地诱导。而这些防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受病 侵害 过程 预防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