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核心筒构造的布置原则.docx
《框架—核心筒构造的布置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核心筒构造的布置原则.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框架一核心筒构造的布置原则(I)核心筒是框架-核心筒构造中的主要抗侧力部分,承载力和延性要求都应更高,抗震时要采取提高延性的各种构造措施。核心筒宜贯穿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宽度不宜小于筒体总高的1/12,当筒体构造设置角筒、剪力墙或增强构造整体刚度的构件时,核心筒的宽度可适当减小。(2)核心筒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墙肢宜均匀、对称布置。筒体角部附近不宜开洞,当不可防止时,筒角内壁至洞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Omm和开洞墙的截面厚度。抗震设计时,核心筒的连梁,宜通过配置交叉暗撑、设水平缝或减小梁截面的高宽比等措施来提高连梁的延性。在核心筒延性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采用钢骨混凝土核心筒,即在纵横墙相交的地方
2、设置竖向钢骨,在楼板标高设置钢骨暗梁,钢骨形成的钢框架可以提高核心筒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3)框架-核心筒构造的周边柱间必须设置框架梁。框架-核心筒构造对形状没有限制,框架柱距大,布置灵活,有利于建筑立面多样化。构造平面布置尽可能规则、对称,以减小扭转影响,质量分布宜均匀,内筒尽可能居中。核心筒与外柱之间距离一般以1012m为宜,如果距离很大,则需要另设内柱,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否则楼层梁太大,不利于减小层高。沿竖向构造刚度应连续,防止刚度突变。(4)框架-核心筒构造内力分配的特点是框架承受的剪力和倾覆力矩都较小。抗震设计时,为实现双重抗侧力构造体系,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构造,要求外框
3、架构件的截面不宜过小,框架担负的剪力和弯矩需开展调整增大。对钢-混凝土混合构造,要求外框架承受的层剪力应到达总层剪力的(2025%)o(5)非地震区的抗风构造采用伸臂加强构造抗侧刚度是有利的,抗震构造则应开展仔细的方案比较,不设伸臂就能满足侧移要求时就不必设置伸臂,必须设置伸臂时,必须处理好框架柱与核心筒的内力突变,要防止柱出塑性较或剪力墙破坏等形成薄弱层的潜在危险。(6)框架-核心筒构造的楼盖,宜选用构造高度小、整体性强、构造自重轻及有利于施工的楼盖构造形式。因此,宜选用现浇梁板式楼板,也可选用密肋式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以及预制预应力薄板加现浇层的叠合楼板。当内筒与外框架的中距大于8m时,应优先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框架 核心 构造 布置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