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一、前言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建筑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各企业家的共识。而安全却是效益的前提,因为安全的结果决定了效益的大小。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公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阔劳动者的安全和安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二、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矛盾的关系,安全与生产的统一性表现
2、在:一方面指生产必须安全,而另一方面安全可以促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方针,但现在仍有许多企业对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安全投入缺陷,主要表达在项目领导在项目管理的同时,没有认清安全与企业效益的关系。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创立优良工程,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安全生产管理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三、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的现状(一)安全意识淡薄。由于企业领导长期对建筑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漠视生产工人合法的劳动保障权益,不配备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肆意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工
3、人长期处于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另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员工相应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引起因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二)安全管理根底薄弱。安全管理根底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安全管理根底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
4、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开展管理。(三)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落实其安全责任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违法行为的处分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管理的问题;安全规章制度职责不清,管理目标不明确,导致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等。(四)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目前,我国有效的建筑安全生产监视管理的机制还未形成,与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安全监视方式和管理手段无法适应日益增大的建设规模
5、,难以深入地开展建筑安全监视工作。四、安全控制的措施(一)宣传问题。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全体员工要对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克服单调枯燥的方法,变传统说教方式为寓教于乐,采用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报刊、安全漫画展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把基本精神广泛宣传贯彻。(二)加强培训教育问题。培训教育的重点是要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各级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章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而且要加全科技创新和安全技术改造方面的投
6、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实现本质安全。(三)责任问题。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控制指标层层分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四)制度执行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因此,建设主管部门、施工企业要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没有安全许可证、没有办理建筑意外伤害保险的企业坚决不允许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分散企业风险,促开展业安康发展。在此根底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
7、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式等制度。(五)治理问题。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故要定期开展企业项目部、班组检查制度,要做到查问题、找隐患、对存在危险源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牌、标志牌,发挥其警示作业人员促进安全的作用。事实说明,针对薄弱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六)监视问题。建设施工安全,加强监视是大事。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继续完善安全监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执法机构,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齐全的执法监视员,对施工现场开展执法检查;各地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视站应切实履行职责,监视人员要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要不断提全监视人员的执法水平,严格执行”四不放过原则,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升安全监视档次。(七)查处问题。对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并对其安全生产不良行为开展记录,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企业应追究法人代表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另外还要视其情节轻重及责任大小,给予降低企业资质等级、吊销执业资格或结束投标的处分。典型案例要开展新闻媒体曝光,真正起到警示教育促进工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