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程.docx
《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规范辅导员工作室管理与运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设立工作室旨在支持主持人及其团队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围绕辅导员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工作的学术研究、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努力形成专业性、实效性强的工作模式或成果,同时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整体提升我校辅导员工作的层次和水平。第二章申报要求第三条辅导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由学校按类别统一规划和建设,每个工作室建设周期为3年。工作
2、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设主持人1名,团队成员若干名。基本条件有:(一)主持人及成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行端正、师德高尚。(二)主持人应为一线专职辅导员(含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且具有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意愿,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三)主持人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工作业绩突出,获得过省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类相关荣誉者优先。(四)主持人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为丰富的成果,主持过市级以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研课题,或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思想政治工作相关论文1篇,或作为主要参
3、与者编写与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专著1部。第四条工作室应紧紧围绕某一专项工作设计和建设。专项工作的选择,应从当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出发,紧扣辅导员日常工作范畴,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和水平提升、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为重点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务实具体,突出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院和学科特色。第五条工作室的设立程序为:(一)学院推选。学院组织符合条件的辅导员申报,填写相关材料并择优推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辅导员 工作室 建设 管理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