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性 附乘用车平顺性主客观相关性分析.docx
《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性 附乘用车平顺性主客观相关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性 附乘用车平顺性主客观相关性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性摘要:为了使主观评价能够用客观测量的方法进行数值量化,从而实现客观 评价完全替代主观评价的目标,对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关 系进行了研究。主观评价试验以转向性能为研究对象,客观试验以转向盘角脉冲 试验、蛇行试验、转向盘中心区试验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转向性能主观评价 体系和客观评价体系,包括固有转向特性、转向瞬态响应、横摆响应特性等7 个主观评价指标,以及共振峰频率、平均转向盘转角、横摆角速度增益等17个 客观评价指标。通过对4辆乘用车进行实车试验,每辆车均获得7组主观评价得 分与17组客观测量值。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主观评价得分与
2、客观测量 值之间的二元回归线性方程。结果表明:在小样本前提下,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 评价指标与客观测量指标均呈现线性相关关系,分别为一元线性关系与二元线性 关系;在线性函数中,大多数主观评价指标均与共振峰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通过假设检验与车辆动力学分析发现:共振峰水平是影响转向性能主观评价的重 要指标,当共振峰水平的数值较小时,能获得较好的主观评价得分。关键词:汽车工程;相关性;逐步回归;转向性能;主观评价O引言在乘用车操纵稳定性能开发与设计的实际过程中,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计 算机仿真3种方法相互配合完成评价工作。这一过程需要23 a的时间,耗时 较长。其主要原因是主观评价不能给出汽车性能
3、与汽车结构之间的联系,而客观 评价无法体现驾驶(乘坐)感受。如果能建立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之间的相关关 系,就能够达到缩短样车设计开发周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汽车操纵稳定性能主客观一致性问题成为各大汽车 公司及学者的研究重点。国外主要以LeedS大学D.A.Crolla、D. C. Chen等的研 究成果为主,采用改变实车物理参数的方式以扩充样本容量。国内主要以吉林大 学管欣、宗长富等的研究成果为主,主要采用开发型驾驶模拟器对虚拟样车进行 研究。但主客观评价相关性研究仍存在问题,改变实车物理参数将使得样本性能 过于集中,缩小车辆客观测量数据的范围,另外驾驶模拟器减
4、弱了车辆的动力学 状态,与实车存在差异,无法反映汽车的动态转向性能,从而影响驾驶感受,由 此得到的主观得分、客观测量数据与实车试验有所差别。因此,为了扩大操稳性能客观测量值范围,更加客观地反映问题,本研究采 用不同型号的试验车进行试验,其中,主观评价试验以转向性能为研究对象,客 观试验以转向盘角脉冲试验、蛇行试验、转向盘中心区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逐 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主客观评价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1主客观评价试验对4辆乘用车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和客观评价试验。其中,主观评价试验通 过十分制评分法,客观试验采用V-BoX 3i汽车整车性能测试系统采集客观测量 数据。1.1 试验准备(1)试验车辆本试
5、验选择4辆乘用车,分别记为VI, V2, V3, V4o这4辆车均为发动 机前置前轮驱动、手动变速,其他参数见表1。表1试验车辆基本参数Tab.l Basic parameters of test vehicles试验前,将轮胎气压调整至生产厂家要求值。同时,为了能够精确测量和客 观评价车辆转向性能,要求车辆处于最大测试质量状态,即车内座椅乘坐5名平 均体重为60 kg左右的人员(包括驾驶员)。(2)试验人员试验人员是性能试验的关键因素,特别是主观评价。本试验共有6名成员, 分别为具有主观评价经验的试验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2名,研究生3名,试 验时5人随车试验,具体信息见表2。表2试验人员信
6、息Tab.2 Information of testing personnel1.2 主观评价试验主观评价指标得分采用十分制评分法。本研究借鉴SAE J1441主观评价等级 标准建立十分制评分标尺,并引入0.25分间隔以提高评分敏感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体系包含固有转向特性、转向瞬态响应等7个指标。固有 转向特性要求汽车在中低侧向加速度范围内应具有中性转向或轻微的不足转向 特性;在大侧向加速度工况下,汽车的不足转向程度应随侧向加速度非线性增大。 转向瞬态响应要求汽车在转向输入下的运动响应具有线性、无明显滞后、无振荡 超调的特征。横摆响应特性要求车辆的横摆角加速度及横摆角应与转向盘转角幅 值构成比
7、例关系。转向摆振通过输入正弦激励、脉冲激励及松开方向盘来观察车 辆的响应特性。转向回正振荡主要观察松开方向盘后转向盘转角的振荡情况。侧 向力表征汽车侧向加速度的建立方式及侧向力对车辆的作用效果。换道行驶特性 指车辆在换道行驶中的稳定性与横摆响应特性能够反映车辆的整体性能水平。按 照试验道路与试验工况要求,对转向性能主观评价指标进行评价试验,具体得分 见表3。表3转向性能主观评价指标得分结果Tab.3 Scores of subjec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steering performance通过主观评价试验,试验工程师认为车辆V2的转向性能主观感觉表现最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乘用车转向性能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相关性 附乘用车平顺性主客观相关性分析 乘用车 转向 性能 主观 评价 客观 相关性 附乘用车 平顺 主客观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