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数控编程常规与CNC数控加工工艺原则 (课件).docx
《CNC数控编程常规与CNC数控加工工艺原则 (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C数控编程常规与CNC数控加工工艺原则 (课件).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加入CNC加工中出现这些问题,你懂得怎么处理吗?一、工件过切:原因:1、弹刀,刀具强度不够太长或太小,导致刀具弹刀。2、操作员操作不当。3、切削余量不均匀。(如:曲面侧面留0.5,底面留0.15)4、切削参数不当(如:公差太大、SF设置太快等)。改善:1、用刀原则:能大不小、能短不长。2、添加清角程序,余量尽量留均匀,(侧面与底面余量留一致)。3、合理调整切削参数,余量大拐角处修圆。4、利用机床SF功能,操作员微调速度使机床切削达到最佳效果。二、分中问题:原因:1、操作员手动操作时不准确。2、模具周边有毛刺。3、分中棒有磁。4、模具四边不垂直。改善:1、手动操作要反复进行仔细检查,分中尽量在同
2、一点同一高度。2、模具周边用油石或铿刀去毛刺在用碎布擦干净,最后用手确认。3、对模具分中前将分中棒先退磁,(可用陶瓷分中棒或其它)。4、校表检查模具四边是否垂直,(垂直度误差大需与钳工检讨方案)。三、对刀问题:原因:1、操作员手动操作时不准确。2、刀具装夹有误。3、飞刀上刀片有误(飞刀本身有一定的误差)。4、R刀与平底刀及飞刀之间有误差。改善:1、手动操作要反复进行仔细检查,对刀尽量在同一点。2、刀具装夹时用风枪吹干净或碎布擦干净。3、飞刀上刀片要测刀杆、光底面时可用一个刀片。4、单独出一条对刀程序、可避免R刀平刀飞刀之间的误差。四、撞机-编程:原因:1、安全高度不够或没设(快速进给GOO时刀
3、或夹头撞在工件上)。2、程序单上的刀具和实际程序刀具写错。3、程序单上的刀具长度(刃长)和实际加工的深度写错。4、程序单上深度Z轴取数和实际Z轴取数写错。5、编程时座标设置错误。改善:1、对工件的高度进行准确的测量也确保安全高度在工件之上。2、程序单上的刀具和实际程序刀具要一致(尽量用自动出程序单或用图片出程序单)。3、对实际在工件上加工的深度进行测量,在程序单上写清楚刀具的长度及刃长(一般刀具夹长高出工件2-3MM、刀刃长避空为0.5-1.0MM)。4、在工件上实际Z轴取数,在程序单上写清楚。(此操作一般为手动操作写好要反复检查)。五、撞机-操作员:原因:1、深度Z轴对刀错误。2、分中碰数及
4、操数错误(如:单边取数没有进刀半径等)。3、用错刀(如:D4刀用DIO刀来加工)。4、程序走错(如:A7.NC走A9.NC了)。5、手动操作时手轮摇错了方向。6、手动快速进给时按错方向(如:-X按+X)o改善:1、深度Z轴对刀一定要注意对刀在什么位置上。(底面、顶面、分析面等)。2、分中碰数及操数完成后要反复的检查。3、装夹刀具时要反复和程序单及程序对照检查后在装上。4、程序要一条一条的按顺序走。5、在用手动操作时,操作员自己要加强机床的操作熟练度。6、在手动快速移动时,可先将Z轴升高到工件上面在移动。六、曲面精度:原因:1、切削参数不合理,工件曲面表面粗糙。2、刀具刃口不锋利。3、刀具装夹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NC数控编程常规与CNC数控加工工艺原则 课件 CNC 数控 编程 常规 加工 工艺 原则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