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docx
《“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实施方案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十五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以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为抓手,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完善能源消费强度
2、和总量“双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十五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全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5年下降18%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合理增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达到9786吨、156吨、IloOO吨、3229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一)重点行业
3、绿色升级工程。推进新兴产业领域技术、装备迭代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倍增发展。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充电桩、车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持续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行绿色产品设计,强化绿色供应链建设,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到2030年创建20家绿色工厂(园区)、2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深化重点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进行产能置换、装备大型化改造、重组整合,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转型为电炉短流程企业。以钢铁、焦化、铸造、建材、有色、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纺织印染、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
4、点,开展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到2030年,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支持企业建设能碳一体化智慧管控中心。推进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开展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巩固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效,推动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十五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8%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6.15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政府落实,不再列出)(二)
5、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持续提高化工、铸造、有色、玻璃、陶瓷、农副食品加工、印染等行业园区集聚水平。全面推进省级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管网排查整治。发展工业绿色微电网,引导工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理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鼓励工业园区实施综合能源改造,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开展园区能源利用状况评估,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以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实施循环化改造,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到2030年,争取建成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6、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城镇绿色节能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动韧性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落实省绿色建筑条例,推动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落实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清洁取暖,加快工业余热、可再生能源等在城镇供热中的规模化应用。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更新升级制冷技术和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实施公共供
7、水管网漏损治理工程。到2030年,全市新增海绵城市达标面积34.9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低于52%,全市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0%,建成一批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新开工高速公路及有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面落实绿色公路建设要求。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客货运场站等,合理布局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等充电桩建设力度,
8、到2022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快速充电桩覆盖率达100%。到2030年,打造1个以上绿色低碳示范试点项目。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重点行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75%以上。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开展交通强国内陆型多式联运试点建设,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模式。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车辆在城乡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到2030年,除应急保障车辆外,全市公交车、巡游出租车基本实现新能源化。开展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应用示范,鼓励在中短途固定运输线路、大型物流园区等场地内转运中使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强化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推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与汽车排放检验系统对接互联。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节能 综合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