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
《“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危害,保障公共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人民政府决定编制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11)20号文件精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十五万”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市地质
2、灾害防治规划(2016-2030年)等有关要求,并结合市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进行编制。本规划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三种类型。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纳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中。规划以2025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2026-2030年。规划作为市2026-203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适用范围为市所辖行政区域。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自然地理概况市位于省中西部的中岳嵩山南麓,颍河上游,行政隶属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1549至3435,40,东经11242,48至1131920之间。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辖9个镇、3个乡
3、、3个街道,299个行政村、44个城市社区,总人口73万人。(二)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危害目前,全市非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隐患共227处,其中崩塌161处、滑坡57处、泥石流9处,地质灾害隐患共威胁9088人,威胁财产16922.6万元。崩塌隐患161处,主要分布在中部的黄土丘陵地区及北部的嵩山景区。黄土丘陵区冲沟发育,土层节理裂隙发育,居民大多居住在沟谷中,切坡建房易引发崩塌;嵩山景区岩石风化严重,边坡高陡,易产生崩塌。崩塌隐患按规模分,中型3处、小型158处;按险情分中型14处,小型147处。崩塌隐患共威胁人员5585人,威胁财产7929.6万元。滑坡隐患57处,主要分布在市南、北部的中
4、低山区。该地区地层岩性复杂,地表岩层风化严重,切坡建房及修路等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滑坡隐患按规模分,大型2处、中型11处、小型44处;按险情分中型8处,小型49处。滑坡隐患共威胁人员1883人,威胁财产3641万元。泥石流隐患9处,主要分布在市北部中低山区的沟谷之中。该地区地形复杂,冲沟发育,地表岩层风化严重,降雨量较为集中,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地形条件和水动力条件。泥石流隐患按规模分,中型8处、小型1处;按险情分特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3处。泥石流隐患共威胁人员1620人,威胁财产5352万元。(三)“十四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效在市委、市政府
5、的正确领导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应急救援局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监督职能,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使我市十四五期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履行相关防灾减灾职能,最大限度减轻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效果显著。1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市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并落实相关职责,明确防治责任。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有关责任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所辖地质灾害
6、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每年年初市政府发布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全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值班制度、巡查制度、速报制度及预警预报4项制度,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质量与水平。方案的实施高效有序地做好了突发地质灾害的应对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2 .扎实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市各级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调查及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对全市地质灾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基本查明了全市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等。“十四五”期间全市开展了山体滑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自然资
7、源和规划局及相关局委联合技术服务单位结合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村干部、群测群防员,对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建筑物和人口密集处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并持续做好巡查和监测工作。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心中有数,防治工作做到了有的放矢。3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每年利用“地球日”“土地日”“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日”“安全生产宣传月”等对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不定期举行培训班,向基层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十四五”期间共组织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10次,培训1080人次,大大增强了监测人员和广大民众的地质灾害专业知识,提高了地质灾害隐患防范意识。4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逐步
8、完善建立健全了市、乡、村、组、隐患点五位一体的群测群防体系,对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群测群防员,在每个隐患点设立警示牌,对受威胁住户填写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使防灾责任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5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显著提高汛期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预警预报信息通过市电视台、手机短信、电话等形式向公众发布。同时建立了信息逐级传递机制,确保预警预报信息最终顺利传达到基层监测人员。加强了每年度汛期地质灾害排查、巡查、督查和应急调查工作,组建了抢险救灾队伍、完善了抢险救灾装备,有效提高了应急救灾能力。市政府拨出专项经费与省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地质灾害 防治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