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化疗药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x
《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化疗药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化疗药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精神科住院患者应用化疗药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并报告经治医师和护士长。(二)护士应及时了解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的方法,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三)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如损失量超过原药量的10%,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四)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做皮下封闭。护士长或值班医生指导护士立即应用0.5%的利多卡因给患者做皮下封闭。(五)对于药物外渗轻度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2次,两次时间间隔以6-8h为宜,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同时要将过程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六)对
2、于药物外渗严重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3-4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时间间隔以6-8h为宜,以后酌情处理。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物外渗处的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七)局部选用33%硫酸镁湿敷: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h以上。(八)局部也可中药外敷: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敷于外渗部位,用护肤膜覆盖于中药之上,防止中药水分丢失干裂影响治疗效果。敷药时间应保持24h以上。(九)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十)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遵医嘱用冷敷。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H)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十二)抬高患肢,减轻因药液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oO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十三)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十四)护士在整个化疗药外渗处理过程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程序】立即停止应用化疗药物一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一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重一皮下封闭一记录过程一严密观察患者皮肤一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或中药外敷一禁用热敷一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一抬高患肢一做好心理护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科 住院 患者 应用 化疗 出现 外渗 应急 预案 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