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逐级落实朗读要求 论文.docx
《循序渐进逐级落实朗读要求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序渐进逐级落实朗读要求 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循序渐进逐级落实朗读要求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识字写字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一项重要的语文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通过朗读,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可以体会文章的精妙,并借助朗读抒发自己的情感;可以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朗读如此重要,然
2、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一环。因为朗读太基础,所以很多老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都应该掌握;因为朗读好操作,所以很多老师选择让学生自主完成;因为朗读不纳入质量监测,所以很多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讲解知识点、训练练习题上。虽然很多语文教育专家一直呼吁“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但实际现状却是:学生自主朗读比较少,大部分是老师指定学生朗读;学生个性化朗读比较少,大部分是在老师进行引导下的一种表演读。朗读的面不够,朗读的量不够,朗读的质更是远远达不到学生发展需求。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朗读教学,真正还朗读给课堂,还朗读给学生?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和教研经验,觉得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
3、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一定要循序渐进,逐级落实朗读要求。一、明确朗读要求朗读要求是什么?相信每位语文老师,甚至每个学生都能脱口而出:正确、流利、有感情。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中就提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到了第二学段,要求略有提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的要求则变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学习”到“用”再到“能用”,看似只变动了个别字,但要求却有所不同。因此,小学一二年级每篇课文课后练习题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朗读课文。从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8页,一直到二年级下册104页,课后练习题的要求都是:朗读课文,并没有提出其他要求,这也
4、符合第一学段的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从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开始,课后练习题才明确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概念,然后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内容和题材的变化,朗读的要求也有所调整。但是总体来说,正确、流利、有感情都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部编教材的要求。因此,我们语文老师首先要明白:正确、流利、有感情既是小学阶段朗读的基本要求,也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这个目标的达成不是一部分学生,也不是优等生,而是所有的学生要全部达到。何为“正确”?但看“正确”两个字似乎很简单,读对了不就行了吗?但是细细推敲,正确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发音准确,吐字清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复等等。何为
5、流利?流利是指学生能够文从字顺地读下来,且语意连贯,停顿恰当,语速适中。何为“有感情”?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做到情绪饱满、感情适度、语气恰当、语速适中。这三个要求,既属于三个不同层级,又是层层叠加的。比如:“流利”中自然包括“正确”,而“有感情”也涵盖了“正确”“流利。二、认清朗读现状对照上面每个朗读等级细化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其实朗读并不容易,它需要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做到脑、眼、口高度统一,才能保证读出来的文字和眼睛所看到的、大脑所分析的完全吻合。而小学生受到身心发育、认知水平的影响,想做至U脑、眼、口同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常常会碰
6、到学生“眼口不一”的现象,对于每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想要完成这三个朗读要求并非易事。笔者曾经做过一个监测,以三年级某一个单元的课文为例,在上完这个单元以后,专门抽时间对该班学生进行了朗读专项测试,每个学生进行每篇课文的朗读,然后根据“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评价要求为学生打分。结果发现,能够同时达到三个要求的孩子凤毛麟角;能够达到正确、流利的也只是班级少部分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仅停留在“正确”的阶段,还有一部分同学读得磕磕巴巴,不成句段。这次测试还是在上完的基础上,若是没有上过的课文呢?有几人在第一次读的时候能够完成这些要求?还有一个例子能够证明这一现象绝非偶然。笔者所在的区曾举行过四年
7、级课文朗读过关比赛,全区近60个班级推荐了60名学生参加比赛。这60名学生均是班级里朗读的顶尖人物。比赛结果令人大失所望,这些所谓的朗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课文中的有些发音都读不准,漏字、错字、填字的现象比比皆是。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缺乏朗读自信,全程自言自语式读书,甚至连“读”的要求都达不到。因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到底有没有进行真正的朗读训练?到了有没有扎实地落实朗读要求?很多时候,我们课堂上所听到的学生的朗朗的读书声是假象,学生在集体诵读中,会跟着大潮流顺着读,自己读书中的小瑕疵会被一语带过。另外,由于大家一起读,声音大的往往是那些读得比较好的同学,即使中间出现一点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序渐进,逐级落实朗读要求 论文 循序渐进 逐级 落实 朗读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