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技术》教学大纲.docx
《《表面工程技术》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面工程技术》教学大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表面工程技术教学大纲适用范围:202X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代码:0315513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理论32学时)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形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后续课程:材料成形数字化设计、先进连接技术等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开课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课程说明表面工程技术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目前典型的表面工程技术,即表面热处理、表面形变强化、电镀与化学镀、热扩渗、热喷涂与喷焊、涂装技术、转化膜与着色技术、气相沉积技术、表面微纳制造技术、高能束技术以及其他表面工程技术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材料表面工程技
2、术的分类、原理、工艺及应用等理论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课程相关的知识应用能力、测试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自学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新实践的开展及毕业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熟悉表面工程相关的材料、工艺、设备、检测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课程目标2:具备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方面的的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加工改性、和检测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在材料表面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的初步能
3、力。课程目标3:具有良好的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专业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劳动意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表面工程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Io表1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支撑强度1.工程知识1.4能运用工程专业知识,解决模具设计与制造、成型工艺开发、应用研究、运营管理、装备设计与调试等材料成型和工程技术问题。课程目标1:掌握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应用情况;熟悉表面工程相关的材料、工艺、设备、检测和产品质量
4、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表面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H2.问题分析2.3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课程目标2:具备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方面的的材料选择、工艺设计、加工改性、和检测分析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在材料表面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产、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等工作的初步能力。M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3.1能够设计针对材料成型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零件、模具、设备和工艺流程。课程目标3:具有良好的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专业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
5、确的是非观念和劳动意识;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H注:表中“H(高)、M(中)”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2。表2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理论学时对应的课程目标1 .表面工程技术绪论1.1 表面工程技术的定义和内涵;1.2 表面工程技术的特点与意义;1.3 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结合时事,进行相关思政主题教育。教学要求:掌握表面工程技术的定义和内涵;掌握表面工程技术的特点与意义;了解掌握表面工程技术的不同分类。重点:表面工程技术的定义、特点和意义。难点:
6、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212.表面工程技术的物理、化学基础2.1 典型固体表面与界面和表面晶体结构;2.2 材料磨损原理及其耐磨性;教学要求:掌握固体的表面与界面相关基础理论;掌握材料磨损及腐蚀原理;了解掌握材料耐磨技术及腐蚀防护技术。重点:典型固体表面与界面。难点:材料磨损原理与腐蚀原理。612.3金属腐蚀原理和防护技术。3.表面工程技术的预处理工艺与作业环境3.1 表面预处理工艺;3.2 表面工程技术的作业环境。教学要求:掌握表面工程技术的预处理工艺;了解表面工程技术的作业环境。重点:表面技术的预处理工艺。难点:表面工程技术的作业环境。21、24.表面淬火和表面形变强化技术4.1 表面淬火技
7、术的原理与特点;4.2 感应淬火、火焰淬火、激光淬火、电子束淬火、电阻加热淬火技术理论、工艺与特点;4.3 形变强化技术。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表面淬火技术的原理与特点;掌握感应淬火、火焰淬火、激光淬火、电子束淬火、电阻加热淬火技术理论、工艺与特点;理解并掌握表面轻便强化技术相关理论与工艺。重点:表面淬火技术的理论、工艺与特点。难点:表面形变强化技术。21、2、35.热扩渗5.1 热扩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5.2 气体热扩渗、液体热扩渗、固体热扩渗、等离子体热扩渗的理论、工艺与特点。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热扩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类;理解并掌握气体热扩渗、液体热扩渗、固体热扩渗、等离子体热扩渗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表面工程技术 表面工程 技术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