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等级评价指标.docx
《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等级评价指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等级评价指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等级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分指标指标说明赋分标准分值一、联合体建立与运行(20分)1.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街道(乡镇)将联合体建设纳入街道整体工作,统筹安排联合体建设工作,制定联合体建设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联合体建设规划得1分;有年度工作计划得1分;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计划得1分;作为街道年度工作重点任务安排部署得1分。42.组织领导街道(乡镇)有负责联合体建设工作的专门机构和工作人员,包括领导机构、牵头领导、任务分工、专门机构、专门人员。有领导机构得1分;主要领导牵头得1分;有专门工作机构得1分;有专人负责得1分。43.运行机制建立了养老服务联合体协商议事的机制。建立了议事
2、协商机制得1分。9联合体的核心单位全部参加联合体的运行管理。核心层单位全部参加得1分。联合体有10家以上的关联单位参与运营管理。有10家以上关联层单位参加得1分。联合体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加强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定期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得2分。议事协商会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解决联合体建设重点难点问题得1分。建立了联合体督办调度机制,提高联合体的整体协作效果。有督办调度机制得3分。4.建设工作经费支持街道(乡镇)有保障联合体建设及日常运行的经费支持。有工作经费支持得3分。3评价内容评分指标指标说明赋分标准分值二、老年服务设施配置(20分)5.专业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根据老年人的人口比例和需求情况
3、,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设1所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达标得4分;养老助餐、老年学堂、集中养老等功能有效发挥得3分。76.养老床位数养老床位数量为机构集中养老床位、驿站临时托养床位、养老家庭照护床位的合计,标准为常住人口的7%。养老床位数量达标得4分。47.养老助餐点合理布局设置养老助餐点,城市社区原则上每个养老助餐点服务半径不超过100o米,服务老年人口不低于2000人;农村社区原则上500户以上的村设置养老助餐点。养老助餐点数量达标得4分。48.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配置原则上每个街道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区按照每2个社区或步行15分钟距离配备1个社区卫生
4、服务中心(站)的原则,参考服务人口等因素设置,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不再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地区根据山区、半山区、平原地区特点及行政村人口规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达标得2分;城镇地区居民步行15分钟以内、远郊平原地区居民步行20分钟以内服务可及得1分。39.老年人活动场所社区有老年人活动场所,包括室内和室外(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棋牌室、活动广场、文化角等),为老年人和老年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每个社区有老年人活动场所得1分;街道有其他老年人活动场所得1分。2评价内容评分指标指标说明赋分标准分值三、养老服务资源统筹整合(20分)10.养老服
5、务机构居家辐射功能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包括助餐、助浴、康复训练、照护服务等。辖区所有养老机构开展居家辐射服务的得3分;驿站与责任片区内兜底保障对象签约率达100%的得2分,达95%及以上的得1分。511.医养康养资源结合巩固疫情防控形成的“握手”机制,督促指导辖区养老机构与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合作,建立紧密对接关系。辖区养老机构通过内设医疗机构、签约合作等方式,确保养老机构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将兜底保障对象、重度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高龄独居老年人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范围。辖区养老机构与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合作100%得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街道 养老 服务 联合体 建设 等级 评价 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