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习资料.docx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习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预习清单(一)知识目标记住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起止时间,列举“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二)预习方法通读教材,勾画出重要知识点,如重点事件、时间、人物等。制作简单的思维导图,梳理新中国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脉络。二、拓展知识点(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重工业,就没有巩固的国防,更不能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国防力量,巩固政权。苏联经验:苏联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迅
2、速实现了工业化,为我国提供了借鉴。(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此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课文要点梳理(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3、;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起止时间:1953-1957年。主要成就: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交通运输业方面: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主要内容: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中国 工业化 起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 学习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