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反腐败调查流程与合规风险防范要点.docx
《企业反腐败调查流程与合规风险防范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反腐败调查流程与合规风险防范要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企业反腐败调查流程与合规风险防范要点2023年修订后的新公司法规定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应当采取措施避免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冲突,不得利用职权牟取不正当利益。今年3月1日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二)新增加了非国有企业人员的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将过去较为突出的非国有企业高管、员工的舞弊行为进行刑法规制。在此法律框架下,企业对高管、员工开展反腐败控制有了更好的制度规范。2024年2月,腾讯集团反舞弊调查部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2023年全年,腾讯在加大打击内部腐败行为的力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调查发现并处理了70余起触犯“腾讯高压线”的案件,涉及120余名员工
2、被解聘,以及近20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至公安机关。本文结合笔者在企业反腐败工作中的实践探索以及涉及企业腐败案件的辩护经验,讨论开展企业反腐败调查的流程,以及在反腐败调查中应当注意防范的法律风险,确保企业反腐败调查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一、企业反腐败线索的发现企业内部常见的贪腐、舞弊行为包括:1.虚假报销;2.商业贿赂(员工及其利益相关人索要、收受来自他人的贿赂、借款等其他利益);3.泄露企业秘密以非法获利(泄露公司商业秘密,泄露代码、经营信息,开标前泄露投标文件、标底、评标委员会成员信息等);4.不正当竞争(从事与企业存在商业竞争的行为,如员工自营或参与经营与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业务);5.利益
3、冲突(存在与企业有利益冲突的行为,如员工本人或其存在共同利益关系的人,投资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与企业开展关联交易)。从公开披露的案例来看,销售环节与采购环节是企业内部贪腐、舞弊行为的重灾区。企业发现内部贪腐、舞弊线索的渠道主要有: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举报;审计发现问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问题;行业监管部门、行政执法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移送线索等。企业可向员工、合作第三方公开接受贪腐、舞弊行为举报渠道、联系方式,扩大反腐败的线索来源。二、企业反腐败调查的实施流程第一阶段线索初查阶段1 .接受线索实践中有员工是通过投诉举报的方式宣泄不满,不排除存在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恶意举报。就举报线索进行初查的时候,
4、需要考虑举报人是否已经提供了相关的资料作为支撑,如实名举报和有一定的书面资料的举报事项,或者举报事项与企业已经发现的一些贪腐、舞弊现象存在高度吻合的,相对来说值得给予更多关注。2 .筛查线索获得线索后,企业可以提取有关的书面文件资料(虚假发票、虚假单据、财务会计资料等、提取企业掌握的银行流水等)进行初步核实;也可以从反常的逻辑关系中寻找线索,如谈话对象反常的消费行为、谈话对象与收入水平不符的大宗置业、企业某方面费用消耗过高等,以确定是否存在贪腐、舞弊行为。筛查线索以后,企业可委托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对线索涉及的法律问题做初步评估,分析是否涉及刑事犯罪,还是属于民事纠纷,不同的法律定
5、性,对于确定后续调查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 .确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确定前需要对举报事项的重大性和敏感性作进一步的评估分析,根据被调查对象在企业的地位、是否涉及高级管理人员、涉及金额大小、涉及客户或者业务对企业的影响、是否会暴露企业一些不合规问题、是否会给企业形象、声誉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是否会导致企业遭受监管部门的处罚、是否造成企业重大涉诉问题等等,进行充分的评估。部分企业自身存在管理不规范或者经营不合规之处,企业内部人员往往最了解问题所在,在企业对其追究责任的时候,如不充分评估被调查对象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可能导致最后追责不了了之,甚至造成被监管部门处罚。如系较为简单、轻微的贪腐行为,可以
6、简化处理方式。如涉及较为复杂的人事或涉及较高层的管理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涉诉风险时一,对调查可能产生的后果需做充分的分析和披露,让企业领导层对于决策的风险有充分了解。第二阶段证据收集阶段1 .初步调查取证可调取有关的文件资料(如交易合同、财务凭证、邮件等),收集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企业、部门管理政策、区域政策等,收集调查事项有关的审批痕迹(如审批流程、系统记录等),以及举报人提供的有关资料。需注意的是,调查取证应当尽量获取证据原件,电子数据需要妥善保留原始载体,如系容易被删除、篡改、灭失的数据,最好联系公证机构进行证据保全,以免自行提取的数据在后续司法程序中被质疑真实性、客观性,不能实现
7、证明的目的。2 .谈话询问谈话效果往往决定案件的成败,与案涉人员谈话,意味着调查从秘密走向公开,故谈话的前提是已经完成前期、外围的取证工作。如访谈效果不理想,案涉人员可能会毁灭、伪造证据,或者教唆其他人做虚假陈述。调查事项往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企业自行取证通常难以直接取得核心、关键证据,在调查初期应尽量不暴露调查对象和需核实的事件内容。谈话时,应注意对核实对象的保密,在涉及问题上可以通过其他问题来陪衬和掩护,隐藏真实的核实对象,达到既隐蔽意图,又核实情况的目的。谈话可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将容易查清的轻微舞弊行为作为突破口,再将难度较大的放在后期解决,让被调查对象放松警惕,避免串供或者毁灭证据。
8、此外,谈话应结合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事先了解其经历、家庭情况、性格特征,了解其在案件中所处的地位,可能涉及案件的其他人名、地名、专业基本知识、与案件相关的企业规定、法律规定等情况,以便从中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使谈话方式更合理,更容易被谈话对象所接受。3 .证人访谈当调查对象是企业的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时,其下属亲信等人员,极可能就是舞弊行为的助手或者共犯,比较熟悉并且掌握舞弊行为的证据,对该类人员的调查会比主犯更容易突破。对证人的访谈与对调查对象的谈话询问,先后顺序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 .固定证据固定已经取得的证据和谈话、询问成果,是成功开展反腐败调查的关键。结合该贪腐行为所涉及的法律关系要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反腐败 调查 流程 合规 风险 防范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