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全文+【解读】.docx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全文+【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全文+【解读】.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科普信息应当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不得有虚假错误的内容。第三十六条国家加强对科普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监测与评估。对传播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的虚假错误信息,科学技术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予以澄清和纠正。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传播虚假错误信息的,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第三十七条有条件的科普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组织、参与国际科普活动,开展国际科技人文交流,拓展国际科普合作渠道,促进优秀科普成果共享。国家支持开展青少年国际科普交流。第三十八条国家完善科普工作评估体系和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体系,开展科普调查统计和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监测和评估科普事业发展成效。第五章科
2、普人员第三十九条国家加强科普工作人员培训和交流,提升科普工作人员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专业化科普工作人员队伍。第四十条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应当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开展科普。鼓励和支持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第四十一条国家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培养科普专业人才。第四十二条国家完善科普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支持志愿者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加强培训与监督。第四十三条国家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为科普人员提供有效
3、激励。第六章保障措施第四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完善科普投入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安排经费支持科普工作。第四十五条国家完善科普场馆和科普基地建设布局,扩大科普设施覆盖面,促进城乡科普设施均衡发展。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组织建设综合型科普场馆和专业型科普场馆,发展数字科普场馆,推进科普信息化发展,加强与社区建设、文化设施融合发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应当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升级。第四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符合规
4、划的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开展财政性资金资助的科普场馆运营绩效评估,保障科普场馆有效运行。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场馆,应当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常年向公众开放,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并不得擅自改为他用;经费困难的,政府可以根据需要予以补贴,使其正常运行。尚无条件建立科普场馆的地方,应当利用现有的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体育、交通运输、应急等设施开展科普,并设立科普画廊、橱窗等。第四十七条国家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的国家科普资源库和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全社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资
5、源,为公众了解、认识、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提供便利。第四十八条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国家鼓励境内外的组织和个人设立科普基金,用于资助科普事业。第四十九条国家鼓励境内外的组织和个人依法捐赠财产资助科普事业;对捐赠财产用于科普事业或者投资建设科普场馆、设施的,依法给予优惠。科普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兴办科普事业,可以依法获得资助和捐赠。第五十条国家依法对科普事业实行税收优惠。第五十一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除涉密项目外,应当结合任务需求,合理设置科普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第五十二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学校、企业的主管部门以及科学技术等相关行政部门应当支持开展科普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 解读 2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技术 普及 修订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