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258.docx
《201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25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258.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1258(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一、注意事项1 .本题本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2 .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二、给定资料1 .如果要找出一种能够超越种族、宗教和文字的壁垒,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彼此理解与互信的文化形式,恐怕非美术莫属。蔡元培先生上世纪初所提倡的“美育代宗教”说,就是有感于当时“见彼国社会之进化,一切归功于宗教”者“欲以基督教劝导国人”的观点,以及“沿习旧思想者,以孔子为我国之基督,遂欲组织孔教”的思想甚嚣尘上,这两种宗教化的解决方案都不具有中国现实意义上的普遍价值。蔡先生认为美育则
2、不同,“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费孝通先生“美美与共”的观点可以看作“美育”说的延续和发展,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出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心态。从曾经的“虽工亦匠,不入画品”的自我中心观到“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西方中心论,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当代文化艺术思潮到火爆的艺术市场再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提出,经历了长期的文化阵痛和自我反思之后,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比较自信地站在人类文明良性构建的视角审视自身和他者,正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共性与差异,及其在整个人类文化共同体中的尊严与价值。“美美与共”正是这种反思和自信的结果。文化始终是时
3、代背景和国家战略的产物,同样,人类文化共同体的面貌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并反作用之。与政治、军事、经济对话和交锋不同,文化是一种建立在人类审美和心理认同基础上的相对温和的交流方式,具有潜移默化但却持久而强大的内在力量。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语境中,面对恐怖主义、难民危机、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挑战,事实证明,军事干预、经济制裁和意识形态霸权等等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座摇摇欲坠的“巴别塔”。习近平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国际现实审时度势作出的,体现的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意识和文化智慧。2 .在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约有70万人,在我国各大科研
4、队伍中人数最多,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科研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需要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等共同的参与配合,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知识创新的实际意义在于能够将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技术成果为企业所用,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进而推动生产发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高校的科研成果要能够被企业所利用,被市场所认可,中间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试用、推广、转化等多个环节。由于科研成果转化周期长、潜在风险大,导致一些企业不愿投资。同时,我国科技市场起步发展较晚,科研工作机制还不健全,科研投入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虽然
5、一些社会资金和组织机构想对科研进行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但受制于科研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充裕的社会资金始终无法顺利进入科技市场。长期以来,我国科研政策存在着“重设备设施等硬技术引进、轻专利知识等软技术引进”“重外资引入、轻技术引进”“重单项技术引进、轻技术消化吸收和整合创新”等问题。况且,传统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评价体系一般为“课题立项一组织研发一项目结题一成果鉴定一成果申请一申请奖励”,这样的组织管理程序的根本目的是推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但由于考核评价机制的制约,高校科研活动的终点主要集中在学术论文发表、成果鉴定、专利申请和科研经费的获取上,高校科研绩
6、效考核主要以论文发表的数量、专著数量、专利数量等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依据。随着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实施,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顺应了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工作的新要求,是推进知识创新、技术转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合作主体的互利共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机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机制。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创新,但总体上看,这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组织灵活、功能
7、完善的合作互补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产学研合作组织运行中存在着技术供需脱节的矛盾,一方面是高校提供的科研成果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因找寻不到能够满足自身的技术和人才导致可持续发展缺乏有力支撑。3 .美国高等教育学者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以自由治学、自发讲学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教育目标,相较于宏观指定的教育目标更具灵活性。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基本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和“专门”是对培养人
8、才规格的要求。“高级专门人才”这个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转移到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上。很多本科生在毕业之后,对所从事的专业依旧无法达到“专门人才”的要求,大部分本科生仍需要在岗位上重新学习。本科教育也被质疑“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不能规定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的规格,而要给予受教育者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能力。社会分工重新整合,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变成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显然我们能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广博的学识,而无法前瞻性地培养出某交叉领域的专门人才。一味地追求培养专业对口的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输出人才的口径较窄,同时容易忽略受教育者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国家公务员 申论 模拟 试卷 1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