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docx
《第一、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二章辩证唯物ZY原理、单项选择题1、哲学是(B)“科学之科学”B、关于自然、SH、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C、解答一切疑问、穷竭一切知识的科学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是指(C)A、人人具有的世界观B、仅指无产阶级世界观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科学的世界观3、马克思ZY哲学产生于(C)A、17世纪40年代B、18世纪4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ZY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B)A、工业革命B、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C、蒸汽机的发明D、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马克思ZY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SHZY
2、D、现代西方哲学6、马克思ZY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特征是(B)A、阶级性B、实践性C、科学性D、革命性7、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A、唯心ZY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ZY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8、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是一种(八)A、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ZY观点B、只见区别不见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C、变化发展的观点D、普通联系的观点9、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由于降水量过大所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量,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B)A、一*因多果B、一果多因C、同因异果D、多因多
3、果10、主张人的认识是“求诸于心,不假外求”,这是(B)A、客观唯心ZY观点B、主观唯心ZY观点C、朴素唯物ZY观点D、一切唯心ZY共有的观点11、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B)B、生产劳动A、地理环境C、SH关系D、SH意识12、马克思ZY哲学的对象是(八)A、自然、SH、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B、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C、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13、“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八)A、辩证唯物ZY的物质观B、机械唯物ZY的物质观C、朴素唯物ZY的物质观D、庸俗唯物ZY的物质观14、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C)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事
4、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5、一切真理都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这是(D)A、相对ZY的观点B、不可知论的观点C、诡辩论的观点D、辩证唯物ZY的观点16、“假象和真象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D)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折衷ZY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以成百物”,这是(B)B、朴素唯物ZY观点D、庸俗唯物ZY观点B、人口因素D、SH物质生活条件历史的发展起(八)B、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作用D、改变历史客观进程的作用17、对不可知论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八)A、SH实践B、权威的理论C、圣人之言D、伟人的真知灼见18、直
5、接决定人类SH生活过程的是(C)A、地理环境B、人口状况C、生产方式D、SH的政治制度19、SH历史离不开人的活动,因此SH规律(C)A、是主观的B、是人可以任意改变的C、同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对人的活动不起制约作用20、“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A、神秘ZY观点C、唯心ZY观点21、SH存在是指(D)A、地理环境C、政治制度22、杰出的历史人物对SHA、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决定性的作用23、人在价值关系中(D)A、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B、只能是价值的创造者C、只能是价值的追求者D、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2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
6、点(C)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ZY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ZY哲学的一种表现25、“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B)A、主观唯心ZY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客观唯心ZY的观点D、朴素唯物ZY的观点26、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是(B)A、唯心ZY的哲学体系B、关于普遍联系、运动发展和猜测到事物发展有规律的思想C、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人类认识的终结D、意识具有能动性的思想27、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是(八)A、坚持唯物ZY原则B、坚持唯心史观C、坚持人本ZY思想D、坚持形而上学思想28、唯心ZY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A、朴
7、素的唯心ZY和形而上学的唯心ZYB、辩证的唯心ZY和历史的唯心ZYC、主观唯心ZY和客观唯心ZYD、可知论的唯心ZY和不可知论的唯心ZY29、“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是(八)A、主观唯心ZY观点B、客观唯心ZY观点C、人本ZY观点D、科学ZY观点30、以下论断属于主观唯心ZY的有(C)A、“天下物皆可理照”B、“理在事先”C、“事物就是感觉的复合”D、“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31、唯物ZY的基本形式(D)A、庸俗唯物ZY、形而上学唯物ZY、辩证唯物ZYB、古代原子论、近代原子论、现代原子论C、马克思ZY、列宁ZY、毛泽东思想D、古代朴素唯物ZY、形而上学唯物ZY、辩证唯物ZY和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第一 辩证唯物主义 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