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新教材使用 论文.docx
《新课改下的新教材使用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下的新教材使用 论文.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课改下的新教材使用一一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推进,教育部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素养等学科导向,要求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授课本知识,更多是如何为社会主义培养有用的人才”。教育目标的确立是一项重大、复杂、不断深化的课题,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史,教育目标发生了:从双基的确立,至旷三维目标”的提出,再到“核心素养”的出台,每次转折都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且广泛的影响。关键词: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言:2020年安徽省统一推广使用高中新教材,地理新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调整与变化。我在高中从
2、教也有十余年,在使用过去的人教版教材时,发现高一自然地理就是学生的恶梦,尤其是地球运动与大气环流等章节,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成熟,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再加上高一未分文理科,课时紧张,难以深入学习,导致这些知识一直是文科生的“短腿。新课程改编了教材体系,两本必修在高一完成,知识面很广,难度较浅,学生学起来也没有那么吃力了;而分科以后学习选择性必修内容,这里面的知识内容难度更大一点,更能体现专业性,课时也充裕一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基础作铺垫,会事半功倍。个人觉得这样的教材编排更加合理。关于新课程下核心素养的落实落地,新教材真是得以很好的体现了,每节课前都设置了本节课的导入,全部都是使用真实
3、情景导入。如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使用我国载人飞船工程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的真实故事导入,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设置的问题,又能为本节课深入埋下伏笔,起到串联本节课的作用;不仅如此,展示我国航天技术进步,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培养学生将来立志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精神。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采用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藏医学院的案例导入,这个地点位于青藏高原,是我们讲解太阳辐射的典型地区,同时也是真实案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选择。利用这个案例可以串联知识,引领全文,起到了很好的首位呼应;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了解到了祖国偏远山区的落后现状,要让学生有帮助少数民族脱贫的情怀。关于
4、这样的真实情景,是每一课都有,而且案例都是精挑细选,同时这样的情景都是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或是感受我国经济腾飞,或是科技的飞跃,或是帮助少数民族脱贫,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因生在中国而自豪,我/想这就是民族自豪感。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也是别有用心的,章节的体系清晰,内容的覆盖面广,深度把握不深不浅,问题设置,能很好的启发学生思考,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在此我以自己上过的一节公开课为案例,谈谈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这节公开课上的是问题研究一一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从内容选择上来看,这一章开篇介绍了喀斯特地貌及成因分析,学生对西南地区的地貌有了一定的认识,
5、学习起来不会陌生,然而就这样的一个地貌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水平低。这不就是我们所讲的要树立人地协调观么,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这样的课题。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帮助落后地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问题研究要告知学生探究思路:收集资料,了解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一一分析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自然因素及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一针对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状况,提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告知学生学习思路,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改下的新教材使用 论文 新课 新教材 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