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范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提升党性修养.docx
《党课范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提升党性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范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提升党性修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范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助力提升党性修养740今天,我和大家探讨一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助力提升党性养,希望同志们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更加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对于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树立共产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首先,我们文化的基本含义说起。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说(一)从文化基本含义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人们在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实质,就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并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日常生活中,文化不仅体现在艺术和人们的饮食起居,还体现在
2、规范社会运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比如,电影文化、饮食文化、制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建设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也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面对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和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以前,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具有以下特质: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着非凡的包容会通精神;推崇天人和
3、谐的思想;贯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丰富多彩,主要有以下特征: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以耕读传家为根本治家之道;以经学为治学之根本;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以直观意象为基本思维方式。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党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一系列要求和做法,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更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一)从传统“民本”思想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民本”“重民”的思想十分丰富。如:孟子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荀
4、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认为,“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中国共产党吸取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不再把“利民”当作一种手段,而是作为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和出发点,发展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崭新思想。(二)从传统理想人格到共产党员修养和党员干部廉洁标准在理想人格标准方面,中国古代各家思想都把改造社会、治国安民视为人生的最高归宿。大学为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设计的人生道路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就是要培养极高的道德修养,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为他人、为社会尽责的思想、意志和能力。这种
5、理想人格的力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上批判继承了这一思想精华,把它作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廉洁标准之一,纳入党的思想建设的理论体系,并亲身实践。(三)从修身内省到共产党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自我批评中国古代儒家十分重视“修身”。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通过学习,格物致知,端正思想信念,提高自己的道德、意志、知识等修养。毛泽东同志强调,共产党在思想建设中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自我批评。这便是对传统文化“内省”思想的扬弃。自我批评,就是要自我反省,自己自觉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对照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而且还要依靠集体、组织的帮助,让每个党员成为他人自省时可相对照的镜子。(四)从“严
6、刑禁贪”“以教为本”到共产党“先教而后惩”西汉董仲舒认为,“天地之数,不能独以寒暑成岁,必有春夏秋冬。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隋朝思想家王通也颇为赞同以德化人、以刑禁贪、以教为本、以刑为用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提出“惩前患后,治病救人”,就是对“以教为本、以刑为用”思想的进一步阐发。(五)从中华传统美德到共产党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美德内涵极其丰富。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义担当,“见贤思齐”、“知行合一”、“己所不
7、欲,勿施于人”、“君子慎独”的修身之方,“孝悌忠信”、“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规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理政之道,“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经世方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忧后乐”的爱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仁义礼智信”的为人操守,“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态度,等等。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绵延至今,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光大,概括提炼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中国传统文化与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8、(一)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性最深刻、最本质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性作了权威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自身角度讲,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二)共产党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范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提升党性修养 党课 范文 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 助力 提升 党性修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