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水利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水利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水利发展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水利发展规划为全面落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有关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全面总结评估“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情况,科学研判新形势,准确把握新要求,系统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经广泛调研、多方衔接、咨询论证,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及“四水四定”原则,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按照”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1
2、+233”工作体系和中心城区“12335”建设工作部署,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安全保障体系,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水利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1 .人民至上、造福民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水利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水利问题,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 .量水而行、节水优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
3、;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结构,深化用水制度改革,用市场手段倒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3 .系统治理、绿色发展。立足基本市情、水情以及水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城市乡村、水下岸上,系统解决水问题,拓展水工程与水域空间的综合功能,维护河库健康,改善水生态,修复水环境,全面提高水环境及水生态保障能力。4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作用,着力推进水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水利“放管服”改革
4、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5 .数字赋能、全面提升。将水利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推进“数字水利”综合性共享业务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水领域组织机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系统性升级,整体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高水平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6 .防控风险、保障安全。树牢安全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加强水安全风险研判、应急处置能力及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建设,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水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害,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三)总体思路。“十五五”时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方针,按照市经济社会发展
5、的总体战略要求,着力解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水问题。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以“1+6+2”为总抓手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即打造“一个格局”、构建“六大体系”、提升“两大能力”,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L打造水利高质量发展格局。水资源管理实现新突破,全面形成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供水安全保障形成新格局,全市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基本建成;防洪保安达到新高度,防洪排涝标准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水生态环境进入新境界,河湖幸福指数全省领先,率先建成人与自
6、然和谐的全域幸福河湖;水管理与创新迈上新台阶,数字水利建设有序开展,水利信息资源全面共享、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现代化水利业务管理和应用场景基本形成,水利高质量发展动力强劲。2 .构建水利“六大体系”。一是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构建监管有力的水资源利用管控体系;二是以地表水、客水、地下水及非常规水合理开发、优化配置、科学利用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体系;三是以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水利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构建安全可靠的水旱减灾防御体系;四是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系生态建设为重点,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五是以水管理与治理、数字水利建设为重
7、点,持续推行放管服改革,构建水智慧管理体系;六是以管控和排查治理为重点,结合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防范治理体系。3 .提升水利“两大能力”。一是水安全保障能力,重点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二是水利管理服务能力,重点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水行政服务能力、水利行业监管能力、水利安全生产防范治理能力。(四)发展目标。到2030年,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数字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加强,水利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水利行
8、业监管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1 .节水供水方面: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7.03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十四五”末下降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778以上,新增供水能力约4.26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以上,重点领域节水成效综合提升,全面形成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2 .防洪减灾方面:重要河库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洪水预警及防御能力明显提高,重要河段达到规划防洪标准,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3 .水生态保护方面: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75平方公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水利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