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数字强市建设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数字强市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数字强市建设规划.docx(7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数字强市建设规划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大数据创新生态,统筹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和省“十五五”数字强省建设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25年,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一、基础形势“十四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组建了专门的大数据工作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集约化基础支撑、集中化数据共享、智能化协同应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四大体系”建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
2、施持续完善,政府治理能力和惠民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数字产业融合发展日益加速,为推动“十五五”数字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一)发展现状。1 .数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基础通信网络全面升级,截至2025年年底,全市光缆长度达204.5万芯公里,10.4万皮长公里,实现所有城区、行政村IO0%光纤覆盖;实现4G网络城区、行政村全覆盖;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全覆盖,重点产业集聚区连续覆盖。采用“1+N+N+1”竞合云模式,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云计算中心,截至2026年9月底,全市450个政务信息系统上云;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外网“村村通”,接入部门单位3100多家,形成市县乡村“一张网”格局。传统基础设施
3、改造持续发力,道路电子抓拍系统、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等全面实施,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交通、水利等行业基础监测设施整体升级,多维物联感知数据采集体系初步形成。2 .数字经济发展快速起步。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全市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23个、智能工厂6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2个,重点行业典型企业装备数控化率56.4%o数字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纳入行业统计范围企业52家,已建成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软件园、互联网小镇、光谷未来城等10余个数字经济园区,其中软件园、市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大数据港、利津县智联农创工场、垦利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吸引京东云、腾讯云、百度AI、猪八戒网、贵阳
4、大数据交易所等200余家企业落户。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络零售店铺达3.3万余家,电商零售额达57.65亿元。3 .数字政府建设纵深推进。持续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基础库建设,建成统一的政务大数据平台和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电子证照、公共信用六大基础库,目前梳理数据目录29880个,汇聚数据5亿余条,开发服务接口9000个,实现全市510多个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初步消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数聚赋能、大数据创新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市数据开放网站,截至2026年9月底,向社会开放10327项目录、4400多万条数据。“一次办好”改革不断深化,审批服务便民化加快推进,建成市县一体
5、化政务服务平台,目前事项可网办率超过90%,全程网办率超过80%;打造了“爱掌上通”手机移动服务端,目前上线服务1500多项,注册人数超过102万,“掌上办”服务更加便捷。市县一体化、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区域治理平台全面建成,在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基层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了市域治理的“样板”。智慧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国家试点项目顺利实施,形成了智慧新“底图”。无纸化办公全面推广,全市统一的协同办公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多级覆盖,办公注册人数达2.7万人,“通”移动办公全面使用,全市统一的综合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使用,每年召开各类视频会议500余次,大幅提升了机关办公效率。4 .数字社会构建加
6、快推进。2019年,利津县被列入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县,市获得全省2025年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全市整体智慧城市建设得到有效推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将区六户镇、垦利区董集镇、广饶县大王镇纳入全省试点。加快数字校园建设,全市204所中小学及职业院校互联网接入、多媒体教室配置均达到100%。智慧医疗建设成效显著,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成为省首家通过区域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的健康信息平台,推广使用区域健康卡,实现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门诊病历、检查检验报告、住院病案的资源共享,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门诊慢性病异地联网结算、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购药等业务。智慧人社建
7、设逐步完善,社保就业服务和人社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退休“一件事”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智慧民政加快建设,高标准打造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社会救助智慧化水平明显提高。文旅数字化服务供给不断丰富,构建起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矩阵,无感化、电子化高速收费和停车收费全面推行。5 .数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日趋完善,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大数据和智慧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政府办公室挂牌成立了市大数据局,整合组建了市大数据中心(正县级)。先后印发了市电子政务“十四五”发展规划(东政办发20167号)、关于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东政发2016)22号)
8、、市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2年)(东政办字202662号),以及市“优势产业+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25-2022年)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东政办发20258号)、关于加快推进5G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政办字202531号)等系列政策文件,政策保障体系初步成型。规章标准体系不断健全,出台了智慧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东政办发201817号),制定了视频监控、数据共享、接口规范等标准规范4项,其中2项被公布为省级标准。(二)存在问题。L统筹协调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物联感知设施、应用系统、运维服务等各自为政、分散建设运行的现象仍然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数字 建设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