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建设美丽海湾的主题主线,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风险防控、应对气候变化,健全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推进国家海洋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样板”
2、。(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沿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陆海统筹,加强系统治理。坚持“陆海统筹、以海定陆”的原则,强化“陆”与“海”的全盘谋划和有机联系,统筹陆域和海域污染防治工作,强化从源头至末端的全链条治理,构建陆地到海洋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聚焦突出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以改善海洋环境质量、保护修复典型生态系统、提高社会公众获得感为核心,着眼长远规划,坚持标本兼治,科学精准施策,确保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
3、复、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落在实处、抓出成效。坚持公众参与,强化社会监督。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舆论引导,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引导、动员和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凝聚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强大合力。强化社会监督,构建全民行动格局。(三)目标指标“十五五”时期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重点海湾水环境污染和岸滩、海漂垃圾污染得到有效解决,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96.2%,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实效。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境得到有效恢复,海洋生态系统
4、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7%,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面积不少于120公顷。公众亲海需求得到满足。亲海空间环境质量和公益服务品质明显改善,公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基本建成1个国家级“美丽海湾”-套子湾,3个省级“美丽海湾”-龙口岸段、庙岛群岛海域、四十里湾。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突出短板加快补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能力显著提升,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不断健全,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初步构建。表1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主要指标号指标指标类别现状值2030年洋环境质量近岸海域优良(一、二
5、类)水质面积比例(%)约束性96.1*96.2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消除劣V类水质比例(%)预期性100100入海排污口整治完成率(%)预期性1001洋生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约束性3737态质量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面积(公顷)预期性三120海环境品质基本建成“美丽海湾”数量(个)预期性24注:1.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现状值为“十四五”平均值。展望2035年,沿海地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明显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重点海湾基本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得以有效控制,人民群众临海亲海
6、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美丽海洋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二、坚持精准治污,建设清洁海洋以近岸海湾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治污,分区分类实施陆海污染源头治理,减少污染入海通量,推动重点入海河流总氮控制,持续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一)深化陆源入海污染治理强化入海排污口溯源整治与规范管理。开展入海排污口溯源分析,完成排污口分类、命名、编码和标志牌树立等工作。按照“取缔一批、合并一批、规范一批”要求,编制整治工作方案,系统开展入海排污口综合整治。以近岸海域劣四类水质分布区为重点,健全“近岸水体-入海排污口-排污管线-污染源”全链条治理体系,推广海水养殖升级改造
7、示范工程、入海河流生态达标、海水养殖升级改造等5项排污口整治示范工程。2026年年底前,完成工业企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整治任务;2023年年底前,完成全部入海排污口整治任务。加强入海排污口设置备案管理,建立入海排污口分类监管体系,建立市级入海排污口监管平台。2030年年底前,基本建立责任清晰、设置合理、管理规范的入海排污口长效监管机制。(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等参与,各区市政府、管委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区市政府、管委负责落实,不再列出)专栏1入海排污口整治示范工程L海水养殖升级改造示范工程:在莱州市、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海洋 生态环境 保护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