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促进“十五五”期间我区海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加快海洋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中的“海洋经济”主要指开发利用、保护海洋形成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规划区域范围为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沿海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陆域及管辖海域。规划期为2026年-2030年。一、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持海陆统筹、海陆联动,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要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空间、科技和产业优势,坚持开放、创新、蓝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统一、保护、统筹和
2、立体开发的原则,深度开发海洋,高效利用海岸,统筹发展海陆,有效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统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膨胀海洋支柱产业规模,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海洋经济成为区蓝色经济区的支柱。(二)基本原则1、陆海统筹原则。发挥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临海产业,与陆域经济在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相结合,推动从陆地到海洋、近海到远海、浅海到深海的新跨越,推动陆海资源互补、布局联动规划、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治理,在陆海联动、整体开发中实现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2、结构优化原则。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新兴海洋高技术产业
3、,加快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调整优化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海洋产业的内部结构,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和服务,延伸产业链条。3、科技兴海原则。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积极引进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适用技术。加快海洋科技、管理、经营等人才培养与引进,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和进步,提升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4、可持续发展原则。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加快海洋污染治
4、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十五五”期间,海洋产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海洋经济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到2030年,将区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生物产业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面向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物流基地、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最终把区建成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合理、海洋科技进步、海洋生态文明、经济实力强大、竞争能力突出的海洋经济强区。2、具体目标:海洋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到2030年,全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超过380亿元,年均增长15%,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0%左右。海洋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到203
5、0年,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基本达到5:46:49,依托园区建设的优质产业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聚集区。海洋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明显增强。重点以东方海洋保税库冷链物流基地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疏港交通设施为支撑、通达国内外的现代化海上交通运输体系和集仓储保税、现代物流于一体的临港物流体系。海洋科技实力明显提升。海洋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地方海洋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到2030年,新增国家和省级涉海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15家以上。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海岸带、入海河流得到有效保护,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的支撑能
6、力得到恢复和增强。到2030年,全区海洋与渔业保护区面积达到581.33公顷以上,重要海洋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综合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二、重点产业和发展方向“十五五”期间,海洋经济重点发展五大海洋产业,在全区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一)提升优化传统优势产业1、现代海洋渔业。以实施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战略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按照发展生态优质高效渔业的要求,调整优化渔业结构,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做强水产品加工产业,打造全国海珍品增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力争到2030年,渔业总产值(一、二、三)达到41亿元,年均递增
7、9%;其中水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9亿元,年均递增10%;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万吨。水产品加工业:以海珍品和大宗产品的深度利用为重点,加快研发高附加值的精深水产加工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建设国际性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二)做大做强骨干支柱产业2、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到2030年,海洋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5亿元。海洋工程装备业,以杰瑞海洋石油和台海玛努尔、东润仪表检测系统、顿汉布什冷冻机、金正环保海水淡化等项目为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深水海洋工程装备系泊系统、自动调压载系统等优势产品。加快固井、压裂、液压、LW
8、D随钻技术及装备等海洋油田专业设备研发,开发海水检测系统、多功能现场检测节点传感器等新型海洋监测设备。(三)大力发展海洋第三产业3、海洋文化旅游业。以把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中国北方重要的商务休闲胜地、黄渤海旅游协作区中心城市、国际海洋休闲度假基地和国家海洋文化名城为目标,塑造海上旅游新干线,推动海洋文化旅游业大发展,实现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游转变。1、发展海上休闲度假游。以耕海一号和清泉海洋牧场平台为依托,规划、建设和完善邮轮游艇码头等海上旅游设施,开辟区域性邮轮线路,引导海上游船升级换代。积极发展海上看、海岛度假等旅游项目。2、开发海洋文化、体育旅游。发掘、发挥我区海上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海洋 经济发展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