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城乡水务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城乡水务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城乡水务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城乡水务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十五五”时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加快水务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十五五”时期水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发展改革总基调,按照“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五位一体系统治理的工作方针,做好“用水、治水、调水、保水”四篇文章,加强涉水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推进水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
2、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水安全保障体系,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保障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良好水生态、宜居水环境作为水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解决民生水利问题,让水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严格管理,统筹调配。坚持节水优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持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绿色发展,系统治
3、理。坚持人水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建设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湖安澜的美好家园。提质升级,夯实基础。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强化质量、有序建设,加快推进涉水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增强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不断壮大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问题导向,强化监管。坚持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干,正确认识问题、认真查找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把真正解决涉水问题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不断完善监管体系,聚焦重点领域,在解决涉水问题中推动水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创新引领,法治保障。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加快
4、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深化水务改革,强化依法治水管水,大力推动水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水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主要目标到2030年,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完善,防洪重点薄弱环节基本消除,标准内洪水基本可控,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河库湖相连的现代水网体系基本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较高水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制度完备、统一高效的节水型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节约用水和高效利用的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供排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幸福河湖建设格局初步形成,水环境得到保护修复、优化改善;重点领域改革创
5、新力度加大,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水利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实现洪水控制管理,骨干河道普遍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重点河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病险水库水闸防洪隐患基本消除,湖东蓄滞洪区全面建成发挥效益。大力实施后备水源和回灌补源工程建设,抗旱应急供水能力明显增强,基本满足干旱年份城乡生活、重点企业用水需求。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利用和节约保护水平明显提高。构筑蓄引结合、河库湖相连、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的“水网”体系,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客水、中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力争新增调水量L2亿立
6、方米,新增库容2280万立方米。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约用水制度,完善取用水排查整治制度,提高用水效率,巩固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目标内。城乡供排水体系基本完善。基本建成水源互连互通、互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水网,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攻坚成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完善农村农田排水体系。新建改造城区供水主管网100公里,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失率降低到10%以下;城市排水管网、泵站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快实施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排水体系与城市建设规模相适应,城市防洪能力明显提升。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O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7、。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推进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河道治理工程及水系连通工程,改善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强化河湖长制,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河湖管护水平持续提高,积极创建省市级美丽示范河湖,“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目标初步实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趋于完善,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0平方公里。水务信息化管理初步实现。智慧水务平台基本建成,整合水资源、河库湖、污水处理、供排水等信息平台,建设集综合调度、数字监管、信息感知于一体的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水务系统,提升水务管理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以水务信息化带动现代化
8、,为行业监管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辅助。四主要实施项目计划实施生态防洪治理、城乡供水保障、污水处理及排水设施、移民水保、智慧水务、水利工程标准化6大类重点水务项目,综合治理中小型河道100公里,新建改造供排水管网28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平方公里。(一)实施生态防洪治理工程。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河道治理工程,对5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实施北沙河上游段12.3公里、郭河上游段3.6公里、郭河南支10.5公里、十字河上游17.9公里河道生态系统治理,界河24公里河道生态文化廊道建设,在骨干河道建设拦河闸坝10座,将河道防洪标准提升至20年一遇,发挥防洪、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争创省市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 城乡 水务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