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纸质考试第六大题案例分析题题库.docx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纸质考试第六大题案例分析题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纸质考试第六大题案例分析题题库.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纸质考试题库第六大题、案例分析题题库说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1月,涵盖2010年1月至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期末纸质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适用于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学员期末纸质考试。案情介绍关健词:李某于2015年6入职某公司,担任市场部业务人员李某于2015年6入职某公司,担任市场部业务人员。入职时双方签订了为期6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其中包含竞业限制条款。此外,劳动合同第十条约定:公司在李某因任何原因离职时,若主动告知并要求其在自离职之日起2年内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则该相关条款正式生效,李某应当根据告知及要求履行
2、竞业限制义务;公司需在竞业限制期内每月以李某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为标准向其支付经济补偿。李某对此表示同意。2021年6月,李某主动提出离职,双方劳动关系解除,该公司未告知并要求李某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亦未支付任何经济赔偿。三个月后,李某提起仲裁申请,称其已遵守相关的竞业限制义务,要求某公司根据竞业限制协议约定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基于以上材料,请你回答以下问题,并给出合适的理由。(1)上述劳动合同中第十条的内容是否有效,为什么?答:有效。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李某与某公司已对该内容达成一致。并且约定竞业限制的目的在于保护商业
3、秘密,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并非针对所有员工的强制性规定。(2)李某是否能要求某公司经济补偿,为什么?答:不能。根据双方约定,只有公司在李某离职时告知他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时,相关条款才正式生效。某公司在李某离职时未告知并要求其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双方的竞业限制约定自然未生效。在竞业限制约定未生效的情况下,即使李某遵守了相关的竞业限制义务,该行为也没有实际意义,公司无须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案情介绍关健词:甲于某日入职A公司,双方签有书面劳动合同甲于某日入职A公司,双方签有书面劳动合同,并约定甲每月工资6000元,三个月后,公司以业绩不佳为由仅向甲支付
4、3500元的工资。甲找公司讨要说法,被告知公司也没办法不接受可以辞职,甲遂提出离职申请。随后甲又来到B公司,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由于B公司拖欠工资,甲遂找到其及时支付工资,B公司告知甲,因业绩不合格,其已在一个月前被解雇,系因公司人力部门工作失误导致未通知到甲,但双方劳动关系已经于一个月前解除,因此无需支付其相应的工资。甲在回家后,得知其父乙因工伤住院,但乙工作的工厂未为其缴纳过医疗保险,因此乙要求工厂支付相应的医疗保险费用。期间,乙突然想起曾缴纳过其他类型的医疗保险,便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请求发放社会保险金,但被以“重复申请”为由驳回。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乙可提出什么样的劳动仲裁?答
5、:(D甲于人职A公司,书面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6000元,但公司未达到。属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可以主张A公司支付相应报酬。(2)甲与B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且B公司否认与甲存在劳动关系,拖欠甲工资,单方面将其解雇。属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组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关系是否已经解除或者终止;以及应否支付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发生的组纷;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发生的纠纷。可以主张确认劳动关系,补发拖欠工资,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双倍工资以及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
6、(3)工厂未为乙缴纳医疗保险。属于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给予工伤保险待遇发生的纠纷。可以主张工厂支付相应的医疗保险费用。案情介绍关犍词:李某在2019年2月前往A职业介绍中心寻求工作李某在2019年2月前往A职业介绍中心寻求工作,经介绍与B公司达成工作合意,B公司所提供的岗位为法务岗。2019年3月,李某办理入职手续后正式入职B公司。李某平素有写作与推理的爱好,在入职后的半年期间利用下班时间完成了一部短篇推理小说的初稿,并与C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2019年11月,B公司拟重新与工会签订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基准,该协议于2019年11月11日递交当D市劳动
7、行政部门,并于当月16日正式生效。根据劳动法调整对象的相关知识,请你指出上述材料中包含的劳动关系及其形成主体。答:(1)个别劳动关系。形成主体为小李与B公司。(2)集体劳动关系。形成主体为工会与B公司。(3)劳动行政关系。形成主体为B公司与D市劳动行政部门。(4)劳动服务关系。形成主体为A职业介绍中心与小李、B公司。案情介绍关键词:李某于2019年3月4日起进入职某公司,并于同年12月离职李某于2019年3月4日起进入职某公司,并于同年12月离职。李某在职期间,双方始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0年2月,李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某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8、仲裁委对这一请求表示支持。某公司得知后表示不服,遂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在李某入职后曾多次通知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李某始终置之不理。此外,某公司还拿出了当时的通知和公告作为证明材料。该公司据此认为其已尽通知义务,无须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基于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在未订立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李某是否与某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如果建立,则如何认定建立日期?答: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李某应于2019年3月4日起与某公司建立起劳动关系。(2)某公司认为其已尽通知义务而无需支付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答:不成立。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5版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025 国家 开放 大学 法学 本科 劳动 社会保障 期末 纸质 考试 第六 案例 分析 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