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1课哆来咪(总3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 .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2 .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 .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4 .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课件出示关于编钟的图片。(二)分组制作1
2、.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2 .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3 .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4 .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5 .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6 .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课件出示计时器,放背景音乐。(三)装饰
3、美化L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7 .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工具材料即兴表演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第2课时(一)欣赏导入1 .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2 .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3 .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二)认识现象1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2 .教师出示图片,提问:
4、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三)掌握规律1 .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 .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3 .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4 .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四)尝试作业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作业反馈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体验效果1 .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问:
5、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2 .教师小结:渐变效果物体具有立体感和光感。3 .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问:这两幅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4 .教师小结:色彩渐变使画面变得有动感和韵律感。1 .课件出示平面效果的圆,圆锥和有渐变效果的圆,圆锥。2 .出示运用渐变装饰的画面和同样内容但是用平涂方式装饰的画面。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作业要求。(五)赏评拓展1 .赏评作业。2 .展示运用渐变色装饰的生活用品,如:纱巾、服装、包装盒等。让学生课后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运用渐变色彩来装饰的。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第3课时(一)初步感受1 .拿出几组模
6、型垒叠在一起的一组由小到大的圆形薄片,每两个薄片之间用距离相等或渐变的细线串联起来。垒叠在一起的大小相等的方形薄片或长条形立方体,一个角上安上铁钉固定。排列整齐的一组小棒。2 .请学生观察,说说感受。3 .陕速用拉、扭、排、剪等方法,将垒叠在一起的立体型排出形体、位置渐变的简单立体构成模型。4 .请学生再说说感受。5 .教师将模型按无序排列,再请学生说说感受。教学用具(二)欣赏感受1 .欣赏生活中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雕塑和模型,说说感受。2 .教师小结:利用渐变原理制作的立体雕塑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展示摄影图片,每个图片配以相应的音乐旋律。(三)分组讨论1 .看看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材料。2 .
7、除用方形、圆形、小棒来进行排列外,还可用哪些形状?3 .除剪、拉、扭、排外,还可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学生自带材料(四)尝试练习分组进行尝试练习,练习过后,学生集体讨论矫正。学生练习1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2 .练习过后,同组同学相互讨论矫正。(五)评议总结1 .展示作品,展开评议活动。2 .知识延伸:近大远小的变化能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的画面。第2课家乡古建筑(总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考察小结导人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造型优美,对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美术 年级 上册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