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主要知识点整理复习.docx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主要知识点整理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主要知识点整理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主要知识点整理复习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水主要内容第1课水到哪里去了(I)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蒸发。(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肉眼不可见。(3)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会流动,无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4)水有三态:液态、固态、气态。第2课水沸腾了(1)水沸腾时,水的温度接近100。(2)水在沸腾中,发生蒸发,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3)水沸腾时,水中有气泡从下往上升,气泡由小变大,最后在水面破裂。(4)酒精灯火焰自外而内可以分为处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第3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O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O摄氏度时
2、,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4)冰是固体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第4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O摄氏度时,冰开始融化。由固体状态变成液体状态。(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3)冰融化后变成水,体积变小。(4)水、冰、水蒸气三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三者是同一种物质。第5课谁能溶解多少物质(1)像糖、盐这样的可以均匀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而沙子、食用油则不能溶解在水中。(2)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3)水能避解
3、食盐和小苏打,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第6课加快溶解(1)可以用搅拌、加热和捣碎的方法,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2)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不变。第7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2)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不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过滤实验我们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纸、铁架台等实验材料。(3)通过蒸发的方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实验我们需要用到: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石棉网等实验材料。第8课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物理变化:一些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来说,
4、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2)生活中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内容梳理第1课感受空气(1)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2)物体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第2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压杯入水实验中,杯底底纸团没有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水无法进入杯内。(2)当杯子底部有孔时,杯底的纸团会被完全浸湿,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第3课压缩空气(1)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也容易被扩张,水占据的空间不容易被压缩,也不容易被扩张。(2)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
5、(3)空气容易被压缩,是因为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很容易改变,在压缩过程中,微粒的大小和数量保持不变,微粒的间隔变小了。被扩张之后的空气与原来状态的空气比较,微粒的间隔变大了。第4课空气有质量吗(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2)简易小天平可以用来研究空气是否有质量。(3)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重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石头水空气。第5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质量的多少可以用常用的物体来衡量。(2)我们可以用天平、电子秤等工具测量空气的质量,用回形针或者绿豆等轻小的物品来条调节称空气,物品越轻、越小,结果越精确。第6课我们来做“热气球”(1)加热前,袋子没有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科学 三年级 上册 期末考试 主要 知识点 整理 复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