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漫谈 论文.docx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漫谈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漫谈 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漫谈摘要: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当务之急,教学中不应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教学,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关键词:留守儿童素质教育爱心教育理论与实践走出课堂情境课堂引言:近几年来,我深感原来的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高潮的今天,物质生活富裕,个别人群的思想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农村更多的劳动者涌入打工的潮流,我在班内调查,近82%的学生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人家只过问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思想教
2、育很难顾及,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孩子最容易受到手机游戏和网吧的诱惑,思想意识偏离主体方向,这令人忧心忡忡。因此,孩子们的思想健康成长全落在了学校的身上,准确的说主要落在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身上,除班主任外,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师责任更加重大了。近几年来,我担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新形势下如何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特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还可以把课堂搬出教室,让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收集和整理雷锋式的先进事迹材料,使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影响,逐
3、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传递正能量。近几年我担任道德与法治课每学期必做四件事:1 .去敬老院献爱心关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也必将承载着我们源远流长而又厚重的人文思想,爱心便是其中的精髓,爱心是修养,是文化,更是人性中的美丽,尊老爱幼作为爱心的阐释,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更由义务和责任去担当。所以每学期我都要组织学生到姜寨霞光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学生在那里积极活跃,争着为老人提水、扫地、晾晒被子,陪老人谈心,换来老人会心的微笑、连声的称赞。连平时最不爱劳动的学生也受到感染,纷纷加入劳动的行列。2 .组织学生春游组织学生春游春游踏青不仅能使学生
4、开阔心胸、陶冶情操,而且能增长见识、强身健体,置身于青山绿野之中,春风拂面、芳草如茵、阳光和煦、鸟鸣雀跃,处处充满生机,春游虽然只是一次集体活动,但它更是一个生活的课堂,不仅让学生得到亲近自然、舒缓身心的感官收获,更应是寓教于乐、乐中施教的人文体验。为了让学生们领略春天大自然的魅力,我每逢春天来领总是让学生来到姜寨木一博览园,呼吸新鲜空气,学生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打闹嬉戏,十几位学生围在老师的身边高谈阔论,谈理想。这有力的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陶治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六年级张雨豪同学的爱眼日征文获得小学组县级一等奖。3 .关注留守儿童为了使留守儿童感觉家庭的温暖,作为班
5、主任我每本学期将开展“留守儿童”座谈会、我是能干的好孩子自理自护系列和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主题黑板报、书画和写作比赛,营造了关爱留守的浓厚氛围。同时,组织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共同整理一次家务、共做一顿饭、共过一个生日;组织爱心家庭与留守儿童欢度周末;开展青年文明号与留守儿童手拉手。通过这些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小手活动,深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营造“家庭式”的校园文化氛围。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近几年教育工作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也是国家教育最为关注的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每个学校乃至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中之重。星期天我组织学生到家庭特殊的留守儿童家访问,与他们交流、谈心,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方法漫谈 论文 小学 道德 法治 教学方法 漫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