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前巩固题库200题(带详解).docx
《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前巩固题库200题(带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前巩固题库200题(带详解).docx(3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考前巩固题库200题(带详解)一、单选题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气象观测资料调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近10年的气候统计资料B、二级评价项目须调查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应连续一年D、三级评价需收集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气象资料答案:B解析:A项,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B项,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气象观测资料调查包括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高空气象探测资料;C项,二级评价补充气象观测的时间至少为两个月以上;D项,三级评价未做出相应要求。2 .无组
2、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A、10mB、12mC、15mD、18m答案:C3 .测定灌木林生物量最精确的方法是()。A、皆伐法B、平均木法C、随机抽样法D、胸径测量法答案:A解析:在森林群落中测定生产力的方法,目前虽然有很多,但按照生态系统的要求,仍然是比较粗放的。当前通用的办法有皆伐实测法、平均木法、随机抽样法等。为了精确测定生物量,或用做标准来检查其他测定方法的精确程度,采用皆伐法。林木伐倒之后,测定其各部分的材积,并根据比重或烘干重换算成干重。各株林木干重之和,即为林木的植物生物量。4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几何发散衰减与声波的()有关。A、周期B、
3、频率C、传播距离D、波长答案:C5 .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其表达的意思是O。A、主导风频率为34%B、静风频率为34%C、小风频率为34%D、静风联合频率为34%答案:B6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采用()措施。A、设备安装远离人群B、安装吸声器C、安装消声器D、安装隔声罩答案:A7 .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中,预测内容的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是指()。A、平均值B、最小值C、最大值D、据污染源的类别来确定答案:C解析:常规,预测情景组合中,不管是哪类污染源,除年均
4、浓度外,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的预测都是最大值。虽然在所列的常规预测情景组合表中没有明确,但从导则”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坪价”的内容可知,小时浓度、日平均浓度的预测是最大值,而不是平均值。8 .工业废水采用()处理后,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A、一种方法B、两种方法C、三种方法D、多种方法组合答案:D9 .统计噪声级LK)表示()。A、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B、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C、取样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峰值D、取样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平均底值答案:A解析:统计噪声级的计算方法,
5、将测得的100个数据按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第10个数据即为L10,说明共有10个数据,即10%的时间超过L0。10 .某平原水库水体面积为4500hm2,水深8.0m。在进行渔业资源调查时,采取的样品数至少应为。A、6个B、10个CC个D、24个答案:C11 .某隧道工程穿越石灰岩地区,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特别重视()。A、水文地质条件B、隧道长度C、出渣量D、爆破方式B、车间C皿殳D、单位或车间答案:A16 .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L0义lO-cm/s,随择渗透系数不大于()cm/s的人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处理。A.1.010-7B.1.010-9C.1.010-12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全国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方法 考前 巩固 题库 200 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