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辟发展和安全新境界.docx
《【党课讲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辟发展和安全新境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辟发展和安全新境界.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讲稿】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辟发展和安全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新时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具有由数量型开放向质量型开放
2、、由需求型开放向供需型开放、由外生型开放向内生型开放、由被动型开放向主动型开放的特点。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把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善国际产业链布局、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拓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强化人民币国际地位、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开辟发展和安全新境界。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对外出口受到冲击,中国企业正常参与国际分工受到影响。同时,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弊端逐渐显现,市场
3、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卡脖子”技术问题难以破解等,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不利因素,给我国对外开放带来了安全风险。在我国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成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挖内需潜力,加快构建以内需体系、市场体系、产业体系为主体框架的国内循环体系,推动形成国内循环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一是扭住国内循环体系的战略基点。要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更好发挥国内需求和国内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4、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二是畅通国内循环体系的基本环节。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加快形成生产高效、分配公平、流通顺畅、消费强劲的生产关系,充分释放产业创造力、分配推动力、流通保障力、消费拉动力,畅通产业链和产业循环、价值链和价值循环、供应链和市场循环。三是优化国内循环体系的空间布局。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开放高地、发展高地为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强区域、城乡产业链的融合,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四是筑牢国内循环体系的产业根基。要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
5、链提升工程,积极构建以我国为中心的产业供应链生产组织网络,平衡好制造业产业链外迁与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关系,着力提高产业配套发展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在重要链条和关键环节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立足国内大循环,不能因安全主义桎梏而放弃参与国际贸易和竞争,而是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这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本质要求。一是强化国内外产业链的关联互动。要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变局,坚持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积极调整国内外产业链布局,形成以国内产业链为基础,向国外中高端产业链延伸的“以内为主、内外兼顾”产业链新布局。二是防止两个循环生态体系“脱钩”。要坚
6、持进口与出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双向流动。三是实现关键领域进口替代。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集体攻关,强化创新能力和保障能力,逐步在关键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四是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痛点和堵点。要增强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韧性和柔性,从制度上、技术上、规则上打通阻碍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痛点和堵点。二完善国际产业链布局,推动形成国际分工新体系近年来,发达国家长期占据产品设计、研发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中国家承担组装、加工等低附加值环节的国际分工模式被打破,国际产业链布局发生深刻变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
7、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为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创造了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产业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较弱,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以往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劳动力资源优势逐步减弱,参与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的动力还需持续激发。面对全球产业链的新态势,我们要努力推动完善国际产业链布局,推动形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一是把握全球产业链重构契机,掌握国际分工与合作的主导权。要依托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框架和平台,联合制定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在消除贸易壁垒、整合要素等方面加强合作,将各类新兴经济体的力量凝聚起来,推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融合。二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我国
8、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既要促进产业链本土化发展,增强我国产业链的韧性、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大力发展完全自主的高端制造业;也要强化产业链多元化布局,在对外开放战略的布局下与周边国家、区域共同构建完备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扩大开放合作的“朋友圈”。三是紧跟技术变革潮流,摆脱“低端锁定”困局。要抓住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进而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三、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近年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出更大作用,推动全球治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水平 对外开放 新格局 开辟 发展 安全 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