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现代工业发展规划为明确“十五五”时期全市工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全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根据省“十五五”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基期为2030年,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打造“九个现代化新”为引领,加速转型跨越;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思路,坚定不移做
2、好“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两篇文章,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形成结构更优、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强市。(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驱动。高起点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供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坚持集群集聚。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建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加快形成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坚持绿色低碳。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生态
3、环境保护,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资源产出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培育具有“链主”地位的引领型企业、具有“撒手铜”产品的配套企业、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平台型企业,完善资源要素共享机制,打造一流的产业生态系统。(三)发展定位打造产业高端的现代化新。以生态文明思想统领转型发展方式,走绿色化低碳化之路;以数字经济统领科技创新与新基建,走数字化智能化之路;以高质量发展统领产业发展,走链条化集群化之路。立足百年工业积淀,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全力推进“四强”产业跨越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未来产业起步起
4、势,重构先进制造业新竞争优势,加速打造支撑多元、质效兼优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水平迈向中高端,打响“百年积淀、智造”品牌。1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坚持“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发展思路,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聚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智能装备产业化基地、新医药产业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2 .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城市。坚持“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存量”发展思路,明确全市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创新发展。3 .数字强市和新经济集聚区活跃区。抓住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机遇,遴选培育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
5、景,借力数字赋能、场景驱动,打造数字强市和新经济集聚区活跃区。(四)发展目标着力深化产业赋能,以实施“十百千”工程(即重点发展十大产业,扶持百余家上市和拟上市龙头公司,实施千企转型行动)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提升、能级提升、组织提升、主体提升、载体提升。到2030年,工业经济综合竞争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打造产业高端的现代化新。工业发展提质增量。工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日趋完善,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制造业“亩产效益”指标明显提高。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
6、持续升级。着力提升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战略地位,持续推动绿色化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特色轻工、陶瓷琉璃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每个区县形成2-3个影响力强、链条完整、集约水平高、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全面推进区县产业协同发展。两化融合水平持续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多元发展,以智慧园区、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主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群体持续壮大,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凸显。绿色转型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建立碳排放体系,符合条件的行业和企业纳入碳交易,重点
7、行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产业结构低碳调整、生产方式低碳循环,绿色低碳技术广泛应用,初步构建起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坚持“空间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着力优化构建“双核、一区、一带”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一)产业集聚空间布局1 .“双核”北部发展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重点发展新材料、新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南部发展核。以绿色高端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聚力打造产城融合先行区、新材料和智能装备集聚区。2 .“一区”东部绿色高端化工区。重点发展石油化
8、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建成全国一流绿色高端化工基地。3 .“一带”串联省级经济开发区,聚焦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南北贯通,打造生态宜居型产城融合发展带。(二)主导产业区域布局依托各区县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协同协作,找准适合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产业特色化发展、差异化竞争新局面。张店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打造全省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淄川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产业,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博山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和新材料产业,建设国家级高效电机和泵业产业基地、耐火材料生产基地。周村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纺织服装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现代工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