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继续深化发展全区教育事业,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助推我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山水魅力中心城区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持,依据市“十五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一、“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回顾“十四五”期间,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教育,让更具魅力”为引领,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两大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
2、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一)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区3-6岁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毛入园率达95.5%;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毛入学率达99.2%,保证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全部接受免费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学生毛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了学校特色鲜明、专业布局合理、基础能力扎实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建立了普职融合、工学交替、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构建了多层次、高质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模式;社区成人教育全面覆盖,形成了开放多元的终身教育体系;新增劳动力接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15年。(二)以人为本的学生
3、全面发展工作富有成效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生活、进校园文化、进评价体系;制定了“品学兼优、身心双健、特长显明、素质全面”的学生培养总目标;深入推进学科德育,探索建设了中小学一体化德育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启动实施了国家级“十四五”重点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省级“十四五”教研课题中学研学旅行的课程化实施策略研究等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双特色”建设,全面推动“121H”工程,创建与推广“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双特色项目模式,确定16处学校为重点发展的首批体育双特色项目学校,学校体育
4、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三)以人才为重的教师专业发展获得重大提升坚持师德为先,强化师风建设,引导教师自觉把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把师德建设与师能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支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着力强化师资培训、助推教师能力专业化发展,强化名师带动、促进全区教师队伍均衡发展,强化骨干梯级建设、支撑教师素质长远化发展;加快新老教师融合,凝聚起教育发展的新合力;强化教师培训支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教师培训基地成功落户我区,成功举办全国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全省科技教育创新发展现场研讨会,教师视野得到开拓;国际交流工作积极推进,
5、美国加州教育团队到部分学校实地调研交流,大大提高育人本领,全面锻造学生成为“筑梦人”;形成教师高端培训机制,在青年干部队伍、骨干教师“双百培训”工程的基础上,选派干部教师到浙江大学等优质教育培训基地集训;开展“教育大讲堂”等多形式多层次的课题研究和讲座论坛,助推提升成长了一批有思想、有学术、讲专业的干部和骨干教师;结合校长职级制改革,进行干部教师双聘制;改革评价体系,变终端评价为全过程评价,变综合评价为分类评价,变标准评价为增值性评价,建立同类学校校长末位黄牌淘汰制,把教育评价的公平性、科学性落到实处。(四)办学条件及育人环境明显改善完成了全区94所农村中小学“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实现了学校校
6、舍安全、校园美观、环境优雅,“农村最好的房子在学校,最好的环境在校园”;学生宿舍、餐厅等生活设施更加完善,彻底解决了学生取暖、洗澡、热水热饭供应等问题;计算机教学、多媒体教学、校园网建设实现全覆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彻底解决了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大力实施“解决城镇大班额问题”校舍建设项目,全区所有中小学起始年级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招生。所有年级没有出现56人及以上大班额。完成了市中心城基础教育设施三年建设规划(2018-2020)任务分工,扩大中心城的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彻底解决了中心城基础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五)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建立了适应教育改
7、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全面的信息化体系。创建成为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域、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示范区域,省科技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益智课堂”“双师课堂”全国实验基地。目前有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5所,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示范学校2所,“益智课堂”全国基地学校3所,市创客空间学校9所,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1所,省“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基地学校1所,省人工智能试点学校5所。建设“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全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了网络备课、互动教研、资源共建共享、家校沟通等优质服务。建设教育城域网、视频会议系统,为全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安全
8、、畅通的网络环境,支持全区教育系统视频会议、网络教研、同步课堂等互动视频业务,实现全区教育视频资源共建共享。(六)教育投入力度与教育交流取得新成效财政教育投入稳步增长,落实了“两个只增不减”教育投入政策。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成功引入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学校;做好援藏、援疆、重庆武隆“组团式”帮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援助项目,选派11批共36名教师参加对口支援;推进教育对外交流,成功进行了赴加拿大教育考察交流活动。二、“十五五”期间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五五”期间,我国将踏上新的发展征程,教育事业发展也将进入新阶段,迎来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出现一些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教育事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