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docx
《“十五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健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快解决我区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核心,以解
2、决农民群众身边最紧迫、最直接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聚焦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三大重点领域,统筹城乡污染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多元共治体系,打好升级版的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二)工作原则保护优先,源头减量。落实溯源、断源、减排措施,切断污染物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途径。深入实施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产业模式生态化。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聚焦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生活污水、农村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类施策、分阶段整治。持续推进,健全机制。坚持
3、建管用并重,形成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体系;注重质量、从容建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政策激励,多元共治。强化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奖补等经济手段,广泛调动农业产业链主体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政府、农户、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三)行动目标到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完成市级分解行政村环境整治任务,按要求完成市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基本消除现有农村黑臭水体,农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二、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一
4、)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强全区现有“千吨万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监管,已划定保护区或保护范围的水源地开展“全覆盖”水质监测。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管理,按照上级部署,2022年底前,汇总完成水源保护区矢量图层,构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张图”;2025年底前,完成乡镇级和“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逐步开展“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整治方案和应急预案,通过整治风险源、更换水源地等方式,消除风险隐患,提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实施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状况监测评估
5、,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水务局、区卫生健康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 .统筹规划实施污水治理。鼓励以镇(街道)为单位,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和统一管理。2022年6月底前,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或方案)向社会公开并按年度实施。强化改厕工作与污水治理有机衔接,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配合。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积极推动卫生厕所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一体化建设,暂时无法同步建设的应为后期建设预留空间。(区水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2 .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方式。因地制宜选择纳入
6、污水管网处理、集中拉运、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建设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治理方式。支持人口较少、居住分散或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的非生态敏感区,结合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采用分散处理为主的简单治理方式。(区水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参与)3 .健全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机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察的运行管护机制。强化设施建设与运行一体推进的管理制度,明确设施产权归属和运行责任主体,逐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业化、规模化建设与运营。按照省市要求,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评估,强化结果运用,及时对已完成农村
7、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开展治理情况“回头看”,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有序完成整改。(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4 .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监管。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开展自行监测及执法监测。建立设施运行情况监管台账,结合环境监测工作,调查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情况、污染物去除效果,并对设施正常运行情况进行通报。(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水务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 .系统开展治理。结合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工作,统筹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通过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工程
8、,合理选择治理技术模式,因河因塘施策,分区分类,标本兼治,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到2023年,完成现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2 .强化动态监管。完善治理台账,坚持动态更新、分级管理,实行“拉条挂账,逐一销号”。对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或返黑返臭的水体,及时纳入监管清单安排整治。对水体面积大、污染程度重、居民反映强烈、靠近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农村黑臭水体重点监管。对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适时开展治理情况“回头看”。充分发挥镇村河湖长作用,实现农村黑臭水体有效治理和长效管护。进一步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和治理情况动态管控,鼓励村民参与和公众监督举报,建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农业 农村 生态环境 保护 行动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