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设计评审点检表.docx
《PCB板设计评审点检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板设计评审点检表.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PCB板设计评审点检表PCB板设计评审点检表项目名称PCB板型号评审时间记录人序号内容评审结果JTnBKHn-评结说备注符合不符合不涉及1输入资料检查(针对PCB板升级改板)1.1确认接收到的资料是否齐全(包括:PCB模板、PCB设计说明以及PCB设计或更改要求、标准化要求说明、工艺设计说明等文件)1.2确认PCB模板的定位器件、原点等位置无误1.3确认外形图上的禁止布放器件和布线区已在PCB模板上体现1.4比较外形图,确认PCB所标注尺寸及公差无误,金属化孔和非金属化孔定义准确2布局检查2.1确认所有器件封装是否与公司封装库一致,是否已更新封装库2.2母板与子板,单板与背板,确认信号对应,位
2、置对应,连接器方向及丝印标识正确,且子板有防误插措施,子板与母板上的器件不应产生干涉2.3元器件是否100%放置2.4电感、变压器等较重的元器件,应该布放在靠近PCB支撑点或支撑边的地方,以减少PCB的翘曲2.5与结构安装相关的器件布局是否存在干涉,如不干涉是否设计锁止,防止误操作移动位置2.6压接插座周围5mm范围内,正面不允许有高度超过压接插座高度的元件,背面不允许有元件或焊点2.7确认器件布局是否满足工艺性要求(重点关注BGA、PLeC、贴片插座)2.8金属壳体的元器件,特别注意不要与其它元器件相碰,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位置2.9接口相关的器件尽量靠近接口放置,背板总线驱动器尽量靠近背板连接
3、器放置2.10在PCB上轴向插装较高的元件,应该考虑卧式安装,留出卧放空间,并且考虑固定方式,如晶振、薄膜电容等2.11需要使用散热片的器件,确认与其它器件有足够间距,并且注意散热片范围内主要器件的高度2.12对热敏感的元件(含液态介质电容、晶振)尽量远离大功率的元器件、散热器等热源2.13布局是否满足热设计要求,散热通道(根据工艺设计文件来执行)2.14数模混合板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器件布局时是否已经分开,信号流是否合理2.15A/D、D/A转换器跨模数分区放置2.16时钟器件布局是否就近靠经主芯片2.17保护电路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利于分割。单板电源的保险丝是否放置在连接器附近,且前面没有
4、任何电路元件2.18确认强电信号与弱电信号电路分开布设2.19IC器件的去耦电容数量及位置是否合理2.20是否按照设计指南或参考成功经验放置可能影响EMC实验的器件2.21电源的整体布局是否合理2.22模块电源等周围电路布局是否合理2.23LDO及周围电路布局是否合理2.24插件元器件的底层焊盘旁边放置贴片元器件的间距最好大于5mm,特殊情况下最少需大于3mm3布线检查3.1必须跨越分割电源之间间隙的信号线应参考完整的地平面3.2如果采用地层设计分区不分割方式,要确保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分区布线3.3高速信号线的阻抗各层是否保持一致3.4高速差分信号线和类似信号线,是否等长、对称、就近平行地走线
5、3.5确认时钟线、高速线、复位线及其它强辐射或敏感线路是否已尽量按3W原则布线3.6时钟、中断、复位信号、百兆/千兆以太网、高速信号上是否没有分叉的测试点3.7时钟线以及高速信号线是否避免穿越密集通孔过孔区域或器件引脚间走线3.8对于晶振,是否在其下布一层地;是否避免了信号线从器件管脚间穿越;对高速敏感器件,是否避免了信号线从器件管脚间穿越3.9单板信号走线上不能有锐角和直角(一般成135度角连续转弯,射频信号线最好采用圆弧形或经过计算以后的切角铜箔)3.10对于双面板,检查高速信号线是否与其回流地线紧挨在一起布线;对于多层板,检查高速信号线是否尽量紧靠地平面走线3.11对于相邻的两层信号走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CB 设计 评审 点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