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A卷+B卷).docx
《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A卷+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A卷+B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A卷)1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B卷)72024年12月7日浙江省机关单位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A卷)第一题:材料分析题材料1:概括什么是乡村博物馆。材料2:讲述传统婚礼(婚俗)的。传承民俗文化,吸引群众观看。材料3:非遗的研学。文化展示和旅游,打年糕。侧重研学,传播文化。材料4:美食文化带动乡村发展,闲置房屋流转,农产品销路,桂花饼博物馆。问题: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乡村博物馆功能的理解,20分。要求:内容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乡村博物馆:是弘扬乡村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旅融合的公共平台
2、,是乡村振兴热潮中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它们不仅是乡村历史文化的载体,还通过展示和传播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文化及乡村生产生活等内容,推动乡村振兴。功能:一是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利用乡村博物馆弘扬了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并通过举办传统婚礼等文化活动有效传承了文化。二是有利于文化交流学习。利用乡村博物馆开展寒暑期研学、访学活动,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三是有利于推动文旅融合。乡村博物馆也有效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发展,例如文化美食,文化知识吸引力大量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第二题:论述题材料:去做乡村小规模学校的调研,先是对乡村幼儿园调研,幼儿园都自然消亡了,个别人数都入学人数
3、都只有个位数,甚至就10来个,很多年级段都没学生。小规模学校的人均经费很高。另外一方面财政负担比较重,申请费用高,但是教学质量不出色。最后调研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方向,讲撤并。问题:根据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你对Z省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看法,30分。要求:理解准确,观点鲜明,论述深刻,建议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600字。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征程中,Z省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诸多难题。调研呈现的画面令人揪心,乡村幼儿园与小规模学校生源严重流失,入学人数锐减,诸多班级仅剩个位数学生,往昔书声琅琅的校园渐趋冷清。与之相对的,是高额的生均教育经费,师资闲置、资源浪
4、费现象突出,财政负担沉重却成效欠佳。民众“用脚投票”,但凡有能力者纷纷奔赴城市求学,乡村教育岌岌可危,撤并学校似乎成了无奈之举。这背后,城乡发展不均是根源。城市优质资源集聚,就业、医疗配套齐全,吸引大量人口流入;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岗位稀缺,家长自然向往城市教育,加剧乡村生源外流。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已刻不容缓,一要精准撤并与改造并行。审慎评估乡村学校存留,对生源过少、教学无力改善的适度撤并,集中资源打造区域中心学校。二要强化师资“输血”与“造血”。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选派城市骨干教师支教帮扶;开展乡村教师专项培训,借助线上课程、专家讲学等,提升教学能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从津贴、住房等方面给
5、予倾斜,稳住师资队伍。三要借助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搭建城乡同步课堂,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开发乡村特色数字教学内容,融入乡土文化、农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要发展乡村经济“筑巢引凤”。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乡村产业,创造就业机会,让村民在家门口致富,为孩子留乡增添底气。第三题:大作文材料:20年来浙江十件民生实事工作。王浩书记3月份高质量发展系列会议上关于民生实事的讲话内容。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问题: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围绕“聚焦办好民生实事,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50分。要求:1.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
6、;2.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3.不拘泥于给定材料;4.字数100o-1200字。“三问”站稳人民立场全面谋划推进改革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浙江省委始终强调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重大原则贯彻落实到底,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在改革任务落实过程中站稳人民立场,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问需于民”解好群众急难愁盼,在“人民呼、改革应”上“下功夫”,做到改革“为人民二民之所忧,我必念之
7、;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改革就推进什么,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既办好“一老一幼”、就业就医等群众牵挂的“民生大事”,又做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一项项彰显温度和关怀的实招硬招夯实民生之本,把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高品质生活保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问计于民”汇聚群众智慧力量,在“向民学、集民智”上“花心思”,做到改革“靠人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
8、能取得成功。写好基础更要在关键处发好力,用群众的土办法、金点子解决问题,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将为民服务的本领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通过群众凝聚起强大的社会力量,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改革方案,不断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问效于民”把握群众反响反应,在“顺民心、惠民生”上“见成效”,做到改革成果“人民享”。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人民群众是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12 浙江省 机关 单位 遴选 笔试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