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docx
《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主动对接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全球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标准已成为国际经贸规则的核心要素之一。欧盟作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早期推进者,在气候整治管理方面一直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在气候政策方面,欧盟渐渐形成以市场化手段推进碳减排的路径,即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第一个是以欧盟境内企业为主体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EUETS),第二个是面向进口商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o通过这两种机制,欧盟不仅推进了成员国的碳减排,还将通过边境调节机制影响全球
2、贸易格局。欧盟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形成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欧盟碳市场)的运转原则是“总量管制与交易”,同时具备强制性和市场化两种属性。在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环节,政策的强制性得以表达。欧盟设定了覆盖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并依据核准的碳排放量向排放企业发放碳排放配额。控排企业需要在年度周期内,于特定截止日期前完成履约,上缴与实际碳排放量相当的配额,否则将面临高额罚款,并需在下一年度补缴未履约的配额。由于核准碳排放量(即发放的配额和实际碳排放量(即上缴的配额)之间可能存在差额,控排企业需要在碳排放权市场内进行交易。在这一市场中,有效实现碳减排的控排企业能够出售盈余配额以获取利润,而未能有效减排的企业则需
3、要购买碳配额,以满足其履约要求。经过近20年的发展,欧盟碳市场经历了4个阶段,其演化过程呈现出3个主要趋势。首先,覆盖范围渐渐扩大。在国家层面,从欧盟成员国扩展至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等国家,并与瑞士碳市场实现互通;在行业层面,除了电力、热力、钢铁和水泥等高排放行业,航空业以及氨、铝和石化等生产企业也逐步纳入;在温室气体种类方面,增加了对一氧化二氮和全氟化合物等的覆盖。其次,配额总量一直不间断缩减。自2005年以来,配额总量从20.96亿吨降至2024年的约13.86亿吨,并预计在2024年至2027年间每年减少4.3%的配额数量。最后,制度建设不间断完善。设立了市场稳定储备三SR)机制,以解
4、决市场配额供给过剩和价格波动剧烈等问题;逐步淘汰了原国际碳抵消机制,力保减排主要来自欧盟内部的实际减排行动;配额分配方式也从最初的免费配额逐步向拍卖配额转变,以更严格的分配方式推进企业自主减排。然而,欧盟也认识到欧盟碳市场的设立可能导致“碳泄漏”现象的出现。这意味着,落地实施严格的碳减排政策可能会导致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向未落地实施严格碳减排政策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从而使得全球层面上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降反增。据此,欧盟为了推进进口商品与境内生产商品的公平竞争,建立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关条例已于2023年5月正式生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当于“镜像复制”了一个针对进口商品的欧盟碳市场,进口商
5、需依据商品的碳排放量购买证书,证书的价格则依据欧盟碳市场的周拍卖均价确定。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落地实施分为两个阶段。2023年10月至2025年底为过渡阶段,其间进口商仅需按季度提交进口商品的碳排放数据,以渐渐适应相关流程。自2026年起,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正式落地实施,所有非欧盟碳市场覆盖的国家在向欧盟出口管控清单内的商品时,需要向欧盟相关机构购买证书,即缴纳“碳关税”。目前,管控清单覆盖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等6个行业。从正式通过的条例与早期草案的比较来看,钢铁和铝等行业覆盖的商品范围已从初级产品的钢铁冶炼向下游延伸至制成品,且个别商品的碳核算从直接碳排放扩展到间接碳排放。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动 对接 欧盟 交易市场 体系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