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同步习题.docx
《25诗词五首同步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诗词五首同步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一、文学常识1、杜甫(712-770),字,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唐代伟大的诗人。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SH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2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四川,在西郊浣花溪旁建了这座“茅屋后人把这里叫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是3 .全诗先叙事,后,既写诗人贫穷的窘状,也表达诗人的博大胸怀。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L风怒号()2.M()茅3.挂号()4.塘物()5 .布零()6.广星()7.大侬()8.突11()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八月秋南风怒号2.卷我屋上二事争_3.高者桂号长林梢4.世恢风定云墨色_5.货零多年冷似铁6.骄儿晋卜踏里裂7.垮率沾湿何由彻8.木侬天下寒士俱欢颜一三、课文理解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好在哪里?试分析3、在描写秋风破屋时运用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4、群童为何抱茅?5、“归来倚
3、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6、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7.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体现作者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O9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1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1、本文中表现诗人为了百姓的幸福宁可牺牲自我的句子是什么?12、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
4、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1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一句的.14、你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把你认为很有名的句子写出至少四句来。答案1“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2“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3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4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譬如:SH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SH的气,动乱的SH造成人民的贫困、灾难。5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三叹战乱给人民
5、造成的痛苦。6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7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8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9秋风卷茅群童抱茅秋宵屋漏祈求广厦10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生活的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艰难度日。茅屋难以抵挡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终日屋漏,难以入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坦露了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念、宁苦身以利人的博大胸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11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2(1)年老体弱一一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
6、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一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任意写出三处即可)13语意双关,“长夜”既是使诗人难以入睡,凄风若雨的漫漫寒夜。对有“安史之乱”造成的黑暗昏乱的政治局面,正象是造成人民灾难深重的漫漫长夜一样14(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一绝句(一)(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一春望(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一望岳(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一绝句过故人庄练习一、积累与运用L给加点字注音。(注意字音和字形)当奉.().开轩.().三BI().桑豚()2.解释加点的字。(理解并记忆
7、)(I)故人具鸡黍(2)青山郭外斜(3)把酒活桑麻(5)过故人庄(4)还来就菊花?:掣军。.(1)孟浩然,代襄阳人,著名的诗人,他与当时的诗人齐名,并称“5S这首诗是诗人隐居时所作。三,写临窗对饮,畅淡农(2)全诗先叙事,交代的原因;再写景,由地描绘了一幅山村优美风光;然后再事,写出了的田庄生活;最后写再约重阳赏菊。景、事、人融为一体。(理解内容加强记忆)二、阅读与理解(T)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等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 .过故人庄的作者是代的,他与并称为著名的诗人,该诗一二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三四两句写的是,主要表达方式是。(注意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5 诗词 同步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