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教研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中学教研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级中学教研制度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育人水平。开发、汇集、共享教师集体智慧,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切实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要求、新的矛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学校建构成新型的研究型团队,特制定本制度。一、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以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为宗旨。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教师为主体
2、,以课堂(岗位)为主阵地,以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式,以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能力。3、坚持从实际需要选择校本教研方式和内容的原则,采用教师选定研究课题与指定研究课题相结合的办法,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4、坚持以个体(岗位)研究为主,个体研究和团体(课题组)协作研究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把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反思中发现的实际生成性问题为课题原则,解决自我存在的问题,改革自身教学的教法,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二、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建设一支高
3、素质的师资队伍,把学校建构成新型的研究型组织。2、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静下心来、沉下身来,刻苦钻研业务,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4、构建团结协作的教师团队,使教学反思成为职业习惯,在协作、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成新的认识,实现每个个体的自我提升。5、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校本教研骨干力量,进一步规范“学科教研中心”工作。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专
4、业素养,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改进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以课题研究推动教学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逐步实现“学习、培训、研究”三位一体。三、校本教研的内容。1、教学反思。提倡、鼓励教师及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坚持撰写教学后记与教育随笔,倡导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职业习惯。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效果,以及整理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困惑,来发现问题;从现代教育观念、思想与自己教学实践对照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做法与别人经验比较来发现问题。2、教育论坛。依据教师教育教学反思中提出的普遍问题以及学校即将实施的新举措,或是从学生情况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等,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开设
5、教育论坛。通过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在思维、科研智慧上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3、集体备课和研究课。研究课包括上课、听课、说课(教学方案设计说明)和评课。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召集教师集体备课或观摩典型课例(案例),以参与互动式活动进行评课、讨论、研究并完善教学设计。4、课题研究。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工作实际,持续关注某个较有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使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5、专家引领,联合教研。以“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实现专家引领校本教研,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引进的高考专家的引领,加强学校内部和学校之
6、间的协作教研,或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广泛的教学研究与交流。四校本教研相关制度。1 .理论学习制度。(1)保证每周两节课的备课组活动时间,开展理论学习与研讨。(2)结合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中的问题,请专家或领导进行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和报告。(3)学年围绕课程改革,新教材实施及读书活动开展一次教师论坛,围绕专题开展讨论,每人写读书心得和实践体会。2 .对话交流制度。(1)与专家交流。积极支持并帮助各备课组与省内外专家和市、区教科研专家建立联系,使校本研究工作能得到各级专家的精准指导和引领。请专家(包括优秀教师)来学校进行指导: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施,听课、评课指导,专题对话,教案设计指导。
7、通过网络与专家联系,实现信息交流、教学设计指导和教学问题研讨。除了请专家来学校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区级科研课题组组织的骨干培训班、学习研讨会、成果交流会和参观考察活动。(2)与同伴交流,落实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以全员参与、行动跟进、过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与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3 .积极开展“六个一”活动,形成制度化。(1)每周向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问题悬挂”的方式方法,备课组组织教师一起讨论解决;(2)要求教师每个教学单元有一次教学反
8、思,备课组交流研讨;(3)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教学案例;(每个教师提供一个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最成功、反思最深、体验最深的教学案例)(4)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组级以上研究课;(5)每学期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有深度的教学反思。(6)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的评比活动。4 .落实集备制度。(1)落实各备课组每周两节课的活动时间,强化“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活动内容要列入备课组的活动计划,要有专题(专题要贴近教师教学实际,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有记录、有实效,推行行动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重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情境的创设,
9、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交流教育、教学中感受最深且又科学有效的方法。(2)备课组每学期要有校级以上主题式课例研讨课。(3)大集备小集备相结合,大集备每周至少一次并规范进行,组长通知有关领导参加,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题发言人;小集备经常化,继续推行“先行课”,力争实现日集备;集备必须是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有效进行;组长做好记录备查。(4)个人备课必须落实在备课本上,针对每节课的特点,针对本班学情提前2天认真备课。此项为“常规”中讲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材简要分析、教法、教具、教学设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堂练习、课堂小结、作业,板书或板画设计、学法指导、教学后记等。(5)在个备的
10、基础上通过以上集备,精心选编每节课的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做为教师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材料”。(6)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认真筹划、周密计划,切实实施教学计划,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开展实效性、针对性强的教研活动。备课组长是学科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学科教学研究与管理的专家,教学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各因素:a.研究学科本质,引领全员研究每一个教学目标的学科本质,并确定达成目标的具体方案;b学科的教育价值;C.学科的教学方法;d.课程标准解读;e.教材内容分析(双向细目表);f课堂教学设计;g.考试题型测试功能;h.解题思路与技巧等等。5 .课题研究制度。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抓好已有
11、的各级专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以课题研究为途径,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发展,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难题作为教科研课题进行分析、研究。6 校级以上课题管理制度,做好四级课题的档案管理;每个备课组、年级组根据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结合工作实践中的问题。选择相应的课题,制定计划,安排课题活动,专题研讨、教学反思、学科整合。每学期安排有关备课组、年级组进行校本活动的展示,相互学习,整体推进此项工作。每学期召开有关课题交流会,将优秀的实验成果或理论方法推广下去,产生应用的实效。五校本教研的评价奖励机制。1 .每学期组织一次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反思的评比和交流活动,对优秀的案例进行奖励,并编辑成册。2 .每学年召开教科研总结会,进行优秀论文和教学改革成果的交流,对获得校级以上奖的优秀论文和教改成果进行表彰和奖励。3 .每学年对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过程和实效性进行评价。评选出“校本研究”先进组。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和课题研究成果(论文等)纳入教师岗位年度工作量考核,与教师年度“评优评先”挂钩,与教师职务评聘挂钩。4 .建立校本研究考评制度,提倡教师一专多能,鼓励人才拔尖。每学年开展评选优秀教师、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课件、优秀班主任等的活动,鼓励教师在自己岗位上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