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docx
《建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建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立足中国民事司法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汲取人类法治文明智慧,在不断实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的同时,形成具有自主性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面向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实践不断推进的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民事诉讼法学需要面向实践,增强知识生产与我国民事司法实践需求的契合度,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提炼出有效解释和指导实践的民事诉讼法理论。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发展的最大动力正是来源于不断发展的民事司法实
2、践。例如,2023年9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正式发布,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立法计划。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与理论,是伴随着总结我国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自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以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地方经验不断积累。在此基础上,民事诉讼法中增设检察机关作为民事公益诉讼适格原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等相关司法解释相继出台,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规则正式实施。随之,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法理来源、指导思想、属性地位、基本原则等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知识体系具有逻辑性和规律性的内在要求,民事
3、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既需要以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为智识来源,又应超越既有民事司法经验。我们需要深入发掘中国式民事司法现代化实践的底层逻辑,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的标识性概念,进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展示民事诉讼法理论中的中国司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蕴含丰富法治思想和深邃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激发起蓬勃生机。”“和为贵”“亲仁善邻”“无讼”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思想,蕴含着独特的纠纷解决思维,为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丰厚文化根基
4、。不同于西方以权利为轴心的法律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以秩序为重心。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强调秩序、注重社会和谐。从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的重要创新“马锡五审判方式”,到新时代“枫桥经验”,无不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汲取营养,创造性转化为具有时代适应性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当前,人民法院普遍面临民事纠纷复杂、案多人少的压力,完全依赖裁判解决纠纷,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案结事未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纠纷产生的根源。如何有效承继、转化和发展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纠纷解决思想,建构中国民事诉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议题。我国有着丰富的调解经验和案例素材,但因调解不属于以权利、义务和责任为构建基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构 中国 民事诉讼 法学 自主 知识 体系 方法 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