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docx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我国呼吸道疾病高发,基层医疗机构雾化及居家雾化治疗普及率显著提高,雾化吸入疗法规范应用和合理用药面临的有关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了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1、雾化吸入疗法的给药特点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将药液雾化成粒径0.01IoUm的气溶胶微粒后,通过吸入的方式进入气道并沉积于肺部,从而发挥防治疾病作用的治疗方法。其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
2、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缓解咳嗽、咳痰等急慢性呼吸道症状的重要手段。雾化吸入将药物直接递送到呼吸道黏膜和肺泡,迅速定位。与全身用药相比,可避免被胃肠道破坏及肝脏首过效应,局部组织药物浓度较高,全身不良反应较少见。与加压定量吸入剂、干粉吸入剂、软雾吸入剂等预装药物的便携式吸入疗法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对患者手口协调配合和吸气能力要求不高,对患者吸气峰流速没有特别要求,可进行较大药量治疗,可联合用药,也可使用氧气驱动。因此较适用于住院的急性期加重患者、严重呼吸困难和吸气能力微弱的患者,尤其手口协调不佳的患者和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2、常用小容量雾化装置的选择雾化装置是一
3、种将药液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的药物递送装置。小容量雾化装置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一般为520m1.o选择雾化吸入装置时,主要考察雾化效能相关参数。其中有效雾粒粒径和单位时间释雾量是重要的选择指标。有效雾粒粒径是指能够沉积于气道和肺部的具有治疗价值的雾化气溶胶微粒的直径,以35Um为佳。单位时间释雾量(雾化速率)决定吸入肺部的有效药物量,释雾量大能更有效发挥治疗效果,但药物短时间大量进入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应综合评估,选择患者能耐受的适宜释雾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与雾化装置连接的吸入器分为面罩式及口含式。而罩式吸入器是通过鼻腔或者口腔吸入治疗,但更
4、多的是通过鼻腔进入。经鼻吸入时气流量小,且殊内的机械阻挡及无效腔易导致药物在鼻腔中潴留,药物的使用率较低。口含式吸入器是直接通过口腔吸入治疗,相较于面罩式吸入器药物损耗小,肺内药物沉积多,药物疗效更佳。3、常用雾化吸入用药物本节主要介绍雾化吸入用药物国内外上市获批情况,药物详细介绍可参考药品说明书和2019版共识。1.ICS目前国外已有4和7CS获批用于雾化吸入,包括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氟尼绵松。国内已上市用于雾化吸入的ICS有3种,为吸入用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丙酸氨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它们的作用机制及适应证等相似,主要适用于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雾化 吸入 疗法 合理 用药 专家 共识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