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docx
《第8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海水“制碱”第一课时氨碱法制纯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3)7解纯碱和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氨碱法制纯碱原理的学习,体会反应媒介促进反应发生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纯碱和碳酸氢钠的用途。【难点】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及原理。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氨碱法制纯碱【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344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 .氨碱法制纯碱(1)原料:食盐、二氧化碳
2、。媒介:氨气。(2)原理: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氢气,制成饱和氨盐水,在加压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使碳酸氢钠结晶析出,过滤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即得纯碱。(3)流程: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I+NR+Co2+H2O=NaHCO3+NHQ2NaHC(Na2CO3+CO2t+HzO(4)氨气的回收: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的氯化镂溶液中加入熟石灰以回收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1.+Ca(OH)2=CaCO+2NH3T+2氏0。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E可回收使用,可连续生产。缺点:回收氨时产生的大量CaCb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2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1)原理:在
3、氨碱法的基础上,向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氯化镂溶液中加入食鼓,使其中的氯化较单独结晶析出。(2)优点:结晶析出的氯化镂可用作氮肥,氯化钠溶液可循环使用。【合作探究】1 .在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先通入氨气得到饱和氨盐水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答:使溶液显碱性,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提高产率。2 .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镂,哪种物质先结晶析出?为什么?答:碳酸氢钠,因为在同一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锭的溶解度。【教师点拨】两种制碱法的相同点:制碱总原理相同;不同点:对过滤出碳酸氢钠晶体后的母液的处理方法不同。【跟进训练】1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8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 单元 课时
